作者:胡 山
1892年11月16日,中国西南大地天府之国四川省乐山县的沙湾镇,诞生了一个新的生命。多年以后,中国爆发了五四青年运动。异国他乡寒窗苦读的年轻学子,站在伟大历史进程的时代潮头,以熊熊烈火一般的革命热情,写下了一篇篇抨击黑暗、挣脱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集中体现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时代精神的战斗诗词,振聋发聩。
这位饱学之士才华横溢,义无反顾、波澜壮阔地由此开启了他投身革命、投身他所热爱事业的辉煌一生,正如其《女神》诗集之名篇《天狗》中所宣示的一般,“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周恩来称他是“学术与革命”兼而为之的人。邓小平在代表中共中央所致悼词中称他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贞不渝的革命家和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他,就是人民敬爱的伟大革命先辈——著名社会活动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翻译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
2022年11月16日上午,很多人自发汇聚到位于北京什刹海前海西街18号的郭沫若故居纪念馆,参加《郭沫若诞辰130周年》纪念邮简首发式活动。
出席纪念活动的有开国大将黄克诚家人张小娴,开国上将陈士榘后人陈人康,开国上将李达后人李彤妍,开国中将李天焕后人李晓芬,开国将军王兆相、开国将军吴荣正后人王溦,八一南昌起义将士黄霖后人罗解难、陈昌后人陈龙狮,中国长城学会老兵方阵负责人孙惠军,老兵方阵邮简发布平台负责人余滨,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华,“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后人李耿成,红军后代郭晓梅,八路军后代王彤枬,中共早期革命家葛霁云烈士后人葛夏,解放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经济日报社《经济》杂志社副秘书长祝阅武,中国社科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陈凉,红岩儿女联谊会陈名壁,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科教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田在敏,原北京铁路公安处副处级调研员郑树人,清风安徽发行办主任孙铭,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紫秋,通山县委办副主任朱希和,空军劳模赵金良,北京东城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卓军,北京老年集邮协会负责人胡大华,北京中海菊香书画院李塞军,秀领科贸总经理陈丽丽,澳门北京商会常务副主席唐泰春,中昕晟海航天科技总经理左昕,香港黄氏家族主席黄喜奎,北京晨星朗诵艺术团高振忠,开心文化使者蓝彩霞、许美云、凌敏等。
欣闻《郭沫若诞辰130周年》纪念邮简在北京故居举办首发式,郭老后人非常激动。郭庶英向主办方发来短信:“你们的活动很珍贵、有意义,为纪念郭老诞辰130周年增彩。我因身体原因不便到场参加活动,祝你们活动圆满成功!”郭平英表示,“四川乐山举办郭老诞辰纪念活动,有你们在北京组织的民间活动遥相呼应,相信效果会更好!”
郭沫若纪念馆东临什刹海,南望北海公园静心斋,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0平方米,宅门面东,入门为大型砖砌照壁,照壁后有两座土山,山上树木繁茂。住宅部分居于北侧,分为两进。纪念馆所在地前身是清代王府花园,民国时被卖给达仁堂乐家药铺作为宅院。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先是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大使馆馆舍,后由宋庆龄同志居住。1963年郭沫若由西四大院胡同5号迁入,直到1978年6月病逝,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15年。1982年11月16日郭沫若诞辰90周年时,由邓颖超题写的“郭沫若故居”举行揭幕仪式,后被列入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
青年郭沫若
郭老的诗词,大家从小就深深印刻在了脑海。作为中国现代新诗奠基的文坛泰斗,“诗人革命家”不仅是郭沫若参与时代的方式,也是我们认识那个时代的视角。
中国现代作家闻一多指出:郭沫若“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
1964年8月在北京科学讨论会上毛泽东与郭沫若交谈
邓小平说:“他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创作的历史剧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纪念活动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胡山主持。
郭老是“做学问的革命家”,站在时代前沿投身革命实践,积极参与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探寻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为革命事业提供理论和知识支撑。作为“学问家”,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领军人物,在中国古代社会分期、甲金文释读、重要历史人物考论以及思想史、文学史、书法史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作为“革命家”,他参加过辛亥革命、南昌起义、抗日战争,领导过国统区的民主运动,以中国共产党秘密党员身份,长期战斗在隐蔽战线的前沿。他光辉、战斗的一生所焕发出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一代代后辈们前进征途中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副总理还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第一所所长、《历史研究》召集人等职务,擘画了许多重大史学研究工作。正因为兼具学者与革命家的双重身份,郭沫若的治学目的、学术风格和学术观点往往与职业学者有着鲜明的区别,独领风骚,高山仰止。
中国长城学会老兵方阵负责人孙惠军教授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今天大家自发聚集在此参加《郭沫若诞辰130周年》纪念邮简首发仪式,本身就充分说明郭老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影响。郭老既是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开国领导人,又是文化学术界的巨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开风气之先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对中华科技、文化、学术的贡献永载史册。第二、我们今天看待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要持更加客观、理性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时间和历史是公正的,人民是公正的。假以时日,人们总会对历史人物作出客观理性的评价,这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三、作为晚辈,应该从郭老的一生学习和省悟到什么?本人认为应该学习他“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学习他的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勤奋著作;特别是他把自己的命运和人民紧密联系,始终站在革命洪流的前端,担当时代的弄潮儿,他的诗歌、剧作、论文创作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发扬广大。
与郭老有着非凡革命和诗友情谊的陈毅元帅之子、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长陈昊苏特地写下诗词,缅怀郭沫若同志革命奋斗的一生。
开国上将陈士榘之子、八路军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人民法治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人康朗诵了陈昊苏诗词——《纪念郭老诞辰130周年》:
正义情怀上下求,人文贡献冠神州。
凤凰浴火惊天地,屈子沉江赋一流。
日月艰难争进步,春秋砥励起歌讴。
风华老辈同怀念,学子万千颂不休。
陈人康指出,革命后代们在全国上下喜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在故居前纪念郭老诞辰130周年,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郭老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又多才多艺,他在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上的崇高学术地位是由他的突出贡献决定的。像他这样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器物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学者,二十世纪中国史上没有几人,二十世纪以前亦不多见。郭老1927年入党,投身八一南昌起义,直接参与建军大业。他对中国革命和科学文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其故居被国家保留为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意义十分重要而深远。纪念郭老,重温我们党和国家那段艰苦岁月的革命斗争和发展历史,会进一步深度促进我们继承先辈们的光荣革命传统和奋斗精神,继续推进他们的伟大革命事业。
开国上将李达之女、八路军研究会太行分会李彤妍会长谈到,郭沫若是二十世纪的文化巨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巨人,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郭沫若文学方面的成就,造诣非常高,可以说仅次于鲁迅。五四运动以后,郭沫若在许多方面都取得突出成就,堪称“奇才”。郭沫若在学术领域,特别是在中国古代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的成就都是巨大的。对郭老的纪念和反思,应该放在社会变迁和文化传统大背景中来看,客观分析,以科学的态度来做研究、下结论。值此郭老诞辰130周年之际,以推出纪念邮简的方式缅怀郭老非常有意义,代表了大家怀念郭老、学习郭老的真诚愿望。
北伐名将、八一南昌起义前敌总指挥叶挺将军后人叶莲表示,自己因突发事件很遗憾不能赶来参加郭老祝寿活动,特委托八一南昌起义将士陈昌后人陈龙狮在“郭沫若纪念邮简首发式”上代为讲述80年前郭老50大寿时叶挺爷爷为郭老祝寿的一段往事,以纪念郭老130周年华诞。
澳门法治报常务副总编辑陈龙狮代为讲述
1942年11月14日叶莲的爷爷叶挺因为皖南事变被蒋介石关押在重庆已近两年时间,她的奶奶李秀文去探监时告诉爷爷叶挺:我受邀将去参加郭沫若五十大寿的宴会。
北伐名将叶挺
叶挺爷爷与郭老有多年的友情,他们 1926年相识于北伐军中,从八一南昌起义到抗日救国,一直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尽管爷爷叶挺深陷囹圄,他还是要为老友贺寿。于是他利用香烟罐上的圆纸片,亲手做成一枚“文虎章”。
叶挺在狱中给郭老贺寿的信
叶挺爷爷在背面上书写“寿比萧伯纳,功追高尔基”的十个大字,然后让夫人李秀文女士亲自送到郭沫若家中。信中写道:
“沫若兄:在囚禁中与内子第二次聚会,彻夜长谈二十四小时,曾说及十五日将往祝郭沫若兄五十大庆,戏以香烟罐内圆纸片制一‘文虎章’,上写‘寿强萧伯纳,骏逸人中龙’两句以祝。
别后自思,不如改为下二句为佳:寿比萧伯纳,功追高尔基。
叶挺 卅一,十一,十四
在渝郊红炉厂囚室中”
1938年,郭沫若与北伐第四军将领们重逢于武汉。左起黄祺翔、陈铭枢、郭沫若、张发奎、叶挺
郭沫若老寿星接过如此特殊意义的寿礼,禁不住涌出热泪,久久不能停止。时过不几日,郭沫若老先生又接到爷爷叶挺在重庆渣滓洞囚室写给他的明志诗作,署名“六面碰壁居士”,写于1942年11月21日的《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尔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六面碰壁居士
卅一,十一,廿一”
捧读过后,郭沫若当即奋笔写下钦敬赞语:“我敬仰叶挺,他有峻烈的正义感,使他对横逆永不屈服。他的诗是用生命和血写成的。”
1946年3月4日,叶莲的爷爷叶挺将军在五年囚禁之后终于恢复了自由。当天晚上,在中共代表团郭沫若见到了叶挺。郭老在电火光中反复读着《囚歌》时写道:
“这里燃烧着无限的愤激,但也辐射着明彻的光辉,要这才是真正的诗。假使有青年朋友要学写诗的话,我希望他就从这样的诗里学。
我敬仰希夷,事实上他就是我的一位精神上的老师。他有峻烈的正义感,使他对于横逆永不屈服;而同时又有透辟的人生观,使他自己超越在一切的苦难之上。
五年的囚禁生活,假使没有这样的精神是不能够忍耐的。假使没有这样的精神,一个人不被软化,成为性格破产者,也要被瘫化,成为精神病患者。
然而希夷征服了这一切,现在果真是‘地下的火冲腾,把活棺材烧掉’,而他‘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了。
他的诗是用生命和血写成的,他的诗就是他自己。”
郭沫若从事学术研究是出于革命需要。他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序言里言道:“对于未来社会的待望逼迫着我们不能不生出清算过往社会的要求。”“对于未来社会的待望”是指通过革命来创造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国家和新社会。
革命实践对于郭沫若来说更加重要,如革命需要,他随时可以放下学术研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郭沫若毅然回到国内,长期从事抗战宣传工作。很多人为他放弃学问感到遗憾,但他说,在那样的时代,即便有环境让他从事研究,也不会有那钟心境,他始终是个“人”,那种“超人”的行为不适合他。
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1945年10月)
八一南昌起义将士李一氓后人李燕在书面发言中,为纪念郭老诞辰130周年,作为晚辈,根据党史记载和前辈们的回忆录来讲述了她爷爷李一氓介绍郭老入党的情况和时代背景。
郭老是在1927年南昌起义撤退的途中,在瑞金由周总理和爷爷李一芒一起介绍他加入的中国共产党。当时革命处于低潮,经过四一二腥风血雨的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也在撤退的途中,中国革命何去何从?许多人对革命产生了动摇,不少的人宣布脱党。在这种情况下,郭老毅然决然的加入到共产党的队伍中,这就说明他不仅在思想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并且在行动上践行了他的这个信仰的坚定。
那么周总理当时为什么是找爷爷李一氓来商量介绍郭老入党呢?这是因为从北伐战争以来,爷爷李一氓和郭老一直在一起工作,他们是1925年在上海认识的,他们不仅是同乡还是中学校友,爷爷实际上充当了郭老与党组织,主要是周总理的联系人,所以说从个人角度来讲,爷爷对郭老是很了解的,党组织对郭老也是很了解并且很信任的。
北伐战争以来郭老始终与共产党站在一起。尤其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当郭老察觉了蒋介石的反革命阴谋后,他不仅拒绝了蒋介石的高官厚禄,并且以极大的勇气和不畏牺牲的精神写下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讨蒋檄文,与蒋介石彻底决裂。所以爷爷李一氓在回忆录中说:“周恩来同我商量,要介绍郭沫若入党。究竟是郭沫若提出在先,还是组织上要他入党在先,现在无从说起。我看这不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当时对郭沫若来讲,入党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李燕深情地表示,郭老在革命的低潮,毅然加入共产党,这种对理想信念的矢志追求令人敬仰。今天我们追忆和缅怀前辈,可以激励我们不忘初心,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八一南昌起义将士黄霖后人罗解难讲述了自己的母亲胡瑞英战火中与郭老的一段相逢轶事。
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与郭老等合影(前排右三为胡瑞英)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10月18日郭沫若、夏衍、田汉等文化界人士冒着炮火去前线慰问18军罗卓英部队。他们听说前线还有个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就特地前去看望、慰问。为躲避炮火,服务团员与慰问团在竹林里合影,还为慰问团表演了节目。
郭沫若1943年说过,“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这种“发展观”成为郭沫若这些杰出文学史研究者独特的历史研究取向,它指向的是历史发展中的现实进程,进而蕴含的是历史的未来维度。
毛主席1944年曾致函郭沫若盛赞:“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
活动嘉宾陈凉说,中国社科教育培训中心原隶属于中国社科院郭沫若研究院,中心现在作为独立法人的事业机关,对郭沫若老人有着特别的敬仰,自己作为中心副主任也是中国社科《群众心理学》研究者,愿深入研究郭沫若情怀在更多人群中互动,与在座各位革命后代一起赓续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感染人心,调度人群,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副秘书长、诗人祝阅武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自己为纪念郭老诞辰130周年的诗作《与你为邻》:
与你为邻,我的母校在你故居旁。
在《科学的春天》里认识你,
童声的朗诵抒情着一个时代
我们在那个春天里,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从你的《屈原》,我读懂了爱国的悲怆,
汨罗江,五月初五这个日子,
你从绝望中发出《哀郢》般绝唱。
台上的那个士大夫不正是你吗?
优秀儿女的形象!
《九歌》的豪迈,浪漫着《橘颂》的芳香。
你发出什么是黑暗,什么是光明的《天问》。
举头一弯楚国月,《怀沙》爱国衷肠。
沉下去暗淡,升腾起辉煌。
掀起《女神》面纱,浪漫雄浑,
女娲补天,美丽华夏,
《凤凰涅槃》欲火向生,
祖国大地升起一轮朝阳。
《地球,我的母亲》,
你的血液在我的身体里流淌。
与你为邻,我的母校在你故居旁。
在你的门前在你的灰墙外,
我曾徘徊和景仰。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从你的故居,到你的故乡,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火箭军老兵、老兵方阵邮简发布平台负责人余滨谈到,今天这么多朋友冒着疫情风险来到郭沫若纪念馆门前,参加《郭沫若诞辰130周年》纪念邮简首发式,缅怀郭老,令人感动。郭老对当代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众所周知,而很多人不知道郭老还是八一南昌起义领导人,自己作为一名老兵,更增添几分对郭老的崇高敬意。
三个月前我们就策划以邮简形式来纪念郭老,得到郭庶英、郭平英大姐的理解支持。我和孙惠军教授还专门到纪念馆参观学习交流。邮简设计中,两位大姐提出不少宝贵意见,提供了珍贵的图文素材。
余滨介绍说,老兵方阵•邮简发布平台花费很多心血,终于在郭老两位女儿的悉心帮助下,完成了郭老邮筒的设计定稿,并由乐山籍军旅诗人何刚毅局长、南京电视人郭萍各助印支持2000元,郭平英大姐和黑龙江邮友李学东也助印支持,才成功推出这套纪念邮简,共编号印制3000枚。这是公益众筹的经典之作。要特别感谢这些单位和个人的公益爱心,感谢北京一九八六品牌设计公司的精心设计。纪念邮简见证历史,见证情怀,就象一份可以直接邮寄的文摘报,信息量很大,方便手机扫码阅读,线上线下同步,适应时代要求,又有纪念收藏价值。花线不多而传播效果很好。希望邮简这种形式,能在红色文化宣传方面,发挥更多更好的作用。
首发式上,北京晨星朗诵艺术团高振忠老师饱含深情地为大家朗诵的郭老诗词《天上的街市》,把大家的思绪带入到了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浪漫意境。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参加活动的人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齐声唱响了上个世纪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期响彻华夏大地的革命歌曲《工农兵联合起来》:
“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万众一心。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消灭敌人。……”
歌声气势恢宏,慷慨激昂,鼓舞我们世世代代踏着伟大先辈们的革命足迹向前奋进,奋进!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时刻不能忘记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创建和社会主义科学及文化建设事业作过卓越贡献的郭沫若等无数革命先辈,他们是祖国的骄傲,是人民的功臣,他们的鞠躬尽瘁奠定了我们今日的美好生活。
郭沫若(1892.11.16-1978.6.12)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们怀揣崇敬之心,深切缅怀一代伟人郭沫若先生,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是为了学习共产党人敢于斗争、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不断前进的精神风范,它将激励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图片鸣谢:葛夏、田在敏、郑树人、紫秋、陈龙狮、李世杰、卓军、苗俊霞、祝阅武等。
(胡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青年部部长,原国家外经贸部干部,世界反法西斯和平文化中心倡建发起人。)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