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到了,我给父母打了个电话,想接他们进城过节,带他们四处走走,再顺便买几件换季的衣服。电话那头,母亲爽朗的声音传来:“哪里有时间进城啊!收秋呢,忙得很。”是啊,这正是收获的黄金时节。庄稼不等人,错过了时机,一年的辛勤劳作就可能白费。挂了电话,我决定回乡下,帮父母收秋去。
乡村的国庆节,少了城市的烟花与热闹,却多了一份质朴与踏实。天刚蒙蒙亮,村里早已是一派忙碌景象,乡亲们一个个弯着腰,手中的镰刀在金黄的稻穗间飞快地舞动。伴随着“嚓嚓”的割稻声,整个田野仿佛变成了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虽然是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今年的收成可真不错,比往年强多了!”话音刚落,大家笑了起来,笑声随着秋风散落在广袤的田野里。往年的收成也许不差,但人们总愿意相信,明天会更好,生活也会一年比一年更顺遂。
我的父母也在田间忙碌着。父亲弯腰挥动镰刀,稻谷成片成片地倒下,母亲紧跟其后,把稻谷扎成一捆捆,动作麻利而熟练。母亲头上的红头巾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像是田野中盛开的花朵,映衬着一片金灿灿的稻谷和炽热的太阳。那一刻,我的眼眶有些发热。
我立刻卷起袖子,加入他们的行列。已经有许多年没下过田了,手中的镰刀有些生疏,割得不是太深就是太浅,怎么也赶不上父亲的速度。但没多久,我慢慢找回了年少时割稻的感觉。镰刀在手中舞动,稻谷在脚下堆积,汗水顺着额头滑落,但内心却充满了一种久违的畅快感。父母望着我,眼中闪烁着欣慰和骄傲,仿佛在说:“瞧,我的孩子并没有忘记这片土地。”乡亲们见我回来帮忙,也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傍晚时分,村里的乡亲们陆续从田间归来。家家户户的烟囱口袅袅升起了炊烟,那仿佛是乡村对国庆的无声礼赞。厨房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与窗外的鸡鸣狗吠声交织在一起,平凡的乡村晚餐正热火朝天地准备着。
母亲端出了几盘家常小菜,虽然没有什么稀罕的食材,却透着满满的家的味道。一锅青菜豆腐汤,一碟腌咸菜,再加上几张刚出锅的煎饼,简单却温馨。我们围坐在一起,母亲笑着夸我:“干得还不错,算是帮上忙了。”父亲一边喝着汤,一边笑呵呵地说:“今年村里通了水泥路,车都能开到地头上。你小时候哪见过这场景?以前咱扛着稻谷走好几里路呢!”提起这些年村里的变化,父亲的语气里满是自豪。他说:“现在国家政策好,农村的日子一年比一年过得舒坦。”
饭后,人们围坐在晾晒场上,边休息边聊着家常。聊庄稼的收成、国家的政策,还有孩子们在外打工的近况。人们都带着丰收的喜悦,笑声不时回荡在村庄上空。看着这一幕,我感慨万千:田间劳作的人们,脸上写满了丰收的自豪,那种对土地的热爱、对生活的满足,是我在城市里少见的景象。父亲在一旁笑着说:“明年你再回来,还能看到更多的变化呢。”我笑着点点头,心里默默期盼着那个更好的明天。
乡下的国庆,没有车水马龙的热闹和节日的喧嚣,也没有过多的仪式感,但它却以最质朴、最真实的方式,庆祝着丰收与希望。在这片土地上,所有的辛勤劳作,最终都变成了一个个充满希望的日子。每一寸泥土,每一颗稻谷,都在诉说着生活的美好和对未来的向往。这,才是属于乡村的节日,它在丰收中诞生,也在朴实中升华。
乡下的国庆节,丰收的喜悦远比一场简单的节日庆典要深刻得多。(新疆榆树岭煤矿 于楠)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