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许峰老师在《咏黄山》的简介里提到了徐霞客,笔者也不会想到,许峰老师其实也是一位资深的旅行家。这些名扬天下的山水诗,就是他的旅行日记和名山大川的诗意代言。他早已把诗情画意和家国情怀许给了这片土地。在笔者看来,他的艺术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和这些名山大川和江河湖韵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这些名山大川,带给他的不光是视角上的享受,也给他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源头活水“和诗意灵感。学习了他的几百首诗歌,从意境到语言,没有一首是重复的。每一首诗,都像四时的风光,新颖别致,峰回路转,赏心悦目或令人愁云顿生。在诗艺上,他是非常成功的,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其实关于重复这个话题,很多伟大的作家都无法避免。他之所以能超越,可能就得益于他的旅行经历,让他见多识广,因而也像司马迁、谢灵运、李白、杜甫、苏轼、徐霞客、玄装等古代先贤先哲一样,留下了闪耀的足迹,更留下了闪耀的篇章。
一、中国的山水归根结底是文人墨客的山水,中国的山水让文人墨客的才华得以展现并熠熠生辉:“荡胸生云层,一览众山小。”“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商略黄昏雨。”“悠悠见南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中国的山水,让李白的快意恩仇浪漫飘逸;王维和玄奘的佛性通灵通圣;杜甫的忧国忧民在山水之中流光溢彩;中国的山水铸就了司马迁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徐霞客的“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
中国的山水也给许峰老师带来了热血沸腾的时代之音,这本《中国百座名山题咏》,注定会成为一个个永恒的座标。
笔者常常在想,究竟是他的旅行经历成就了他的诗歌,还是他的诗意促成了他的旅行。这一点恐怕连诗人自己也很难说清楚,因为有些事情就是一种潜意识的自主行为。踏尘而来,灵空一现,在对的时空里自动生成。
既然诗人在简介里说到了徐霞客,笔者不妨借这个话题再次延伸。或许很多人知道徐霞客,毕竟他的一本《徐霞客游记》让他闻名遐迩。但我在这里说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故事。徐霞客不但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旅行家和文学家,更是一位一诺千金的真君子。他的这些特点,和许峰老师一样有相似性关联。许峰老师可以为家乡的一棵树慷慨解囊,也为了一个承诺奔走呼号、付诸实践。他们之间,确有那种跨越时空惺惺相惜的相似感。想来也是,能被许峰老师看重的人,一般都是具有高尚的情操和传统美德的优秀人士。因为许峰老师,早已把这些传统美德,当作了他一生的追求。他致力传播的诗道文化,也正是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否则,就连关羽这样的大英雄,因在华容道上放走曹操,把国事送人情,在他《诗评三国人物》的组诗中,都没有为他写下片言只语。仅此,就足可以看出许峰老师内心的刚正与严苛。
下面这个故事,诠释了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的中华传统美德:
“崇祯九年(1636),50岁的徐宏祖(徐宏祖即徐霞客,笔者注)决定再次出游。正当他考虑出游方向的时候,一个和尚找到了他。这个和尚的法号叫做静闻,家住南京。他非常崇敬鸡足山迦叶寺的菩萨,还曾刺破手指,血写过一本《法华经》。
当时的云南鸡足山,算是蛮荒之地,啥也不通,要去,只能走着去。静闻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自己要一个人去,难度很大,必须找一个同伴,才能有一些保障。
徐宏祖的名气在当时已经很大了,所以专门找上门来,要跟他一起走。徐宏祖答应了他。两个人一起出发了。他们的路线是这样的:先从直隶出发,过湖广,到广西,进入四川,最后到达云贵。没想到走到湖南的湘江,静闻受了伤寒,加上他的体质较弱,刚撑到广西,就圆寂了。
徐宏祖停了下来,办理静闻的后事。因为有了意外,徐宏祖的路费已经不足,如果继续往前走,后果难以预料。所以当地人劝他放弃前进的念头,要他回家。
徐宏祖跟静闻是素不相识的,说到底也就是个伴儿,各有各的想法。静闻没打算写游记,徐宏祖也没打算去礼佛,实在没有什么交情。
然而他说:“我要去鸡足山。”当地人问:“为什么还要去?“
徐宏祖答:“我答应了他。”“但是他已经去世了。”
“我带着他的骨灰去。答应他的事情,我要帮他做到。”
诚实守信,一诺千金,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这种美德,却正在消失,市侩气息,已到了“礼崩乐坏”的地步,如果我们不重新捡拾起这些优良传统。那么,社会风气会进一步变坏,所以我们推崇许峰老师的诗歌,就是一把衡量社会风气的标尺。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俭以养德,就成了最好的参照。
兔斯基说:“当你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你才有可能看到和别人一样的风景。”
二、本次要讲的是《中国百座名山题咏》中的《咏黄山》至《咏喜马拉雅山》四首,见66—73页。分别由邓三君、方寸、陈正老师点评。其中《咏黄山》和《咏九宫山》为邓三君老师点评;《咏毛公山》为方寸老师点评;《咏喜马拉雅山》为陈正老师点评。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
一、咏黄山
云满奇峰傲苍穹,笑迎天下客来逢。
悦人留香享惬意,空谷常奏琴瑟风!
一一庚子年秋日于惠州
二、咏九宫山
王兄王弟建九宫,仙山仙水享裕隆。
寻得真人布善道,难救民间遍哀鸿!
一一庚子年深秋于惠州
三、咏毛公山
毕生振华气如虹,仙逝英魂耀苍穹。
难舍神州山河秀,天地着意伴毛公。
一一庚子年秋日于惠州
四、咏喜马拉雅山
立地顶天雪高原,五仙联袂扩民安。
亘古地球村中主,敢戳恶虎踏家园!
一一庚子年冬日于惠州
诗人说,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徐霞客曾赞叹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黄山原名“黟山”,因山峰和岩石遥望青黑而得名。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采药炼丹、得道成仙,唐玄宗改“黟山”为“黄山”。
黄山还藏着另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是鲜为人知的。众所周知,伟人爱爬山和游泳。但黄山却是伟人多次提到,却多次失之交臂、没有登上的名山。有一次已到了黄山的地带,他很心动,很想一爬。不过,伟人刚做出同意登黄山的决定,就从身边的工作人员口中得知,黄山没办法开车上去,要么徒步攀爬,要么坐轿。若是年轻时,伟人想都不想定会选择用双脚攀爬上去。但奈何此时年事已高,黄山山路又颇为险峻,他根本无力靠双腿爬上山峰。至于坐轿,对伟人来说更加不可能。在伟人看来,坐轿是骑在劳动人民的脖子上,这是作为一名共产主义者绝对无法接受的事情。别说坐轿,连担架都很排斥。有事为证,1947年,伟人大病初愈,身体还比较虚弱,警卫员们想要给他准备一副担架,抬着他走。然而伟人坚决不同意,一定要和同志们一起徒步行军。无奈之下,警卫员只能给他做了一根拐杖,这才满意地上了路。伟人不坐担架、不坐轿的底线,坚持到了晚年时期。酷爱爬山的伟人,一辈子没能登过黄山,这是他的憾事。但在自身的信仰和操守面前,他的伟大人格,在他拒绝登上黄山的那一刻,被绽放的淋漓尽致。
许峰老师的这首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诗人同时用了隐喻和象征手法,延伸了两个有高尚情操的故事,又以黄山来体现出中华民族“笑迎天下客”的精神实质,同时包含了黄老哲学中“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观点。比如上文中提到的两则故事,就是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引导,这是道家的最高境界之一,暗指了一种精神情操。
许峰老师的诗歌,是人格的修炼与升华,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才学和知识面。遇到了不懂的,我就直接就向他求教。所以我的评论文章,也是最接近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因为不是从一堆故纸堆里,找出来的主观意测,也不是仅仅对诗人的写作过程做一个历史性、阶段性的描述,而是根据诗人的言传身教、以真实的、流动的情感细节,做诗意的重组和深挖,尽可能地为历史,为社会留下珍贵的、真实的诗歌资料,这是我们的目的。
三、九宫山是诗人与评论家邓三君老师的老家,诗性文化与家国情怀同时孕育了诸多的社会贤达和才子佳人。千年流淌的长江,在崇山峻岭之间,与汉江交汇,组成了一颗巨大的诗心:“诗者,天地之心也!”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白居易、闻一多等,留下了众多的诗性文化,滋养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家国情怀。
据诗人介绍:九宫山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通山县境内,九宫山的“老鸦尖”也叫“老崖尖”,是幕阜山脉的最高峰,海拔1657米,也是我国中南部最高峰之一。史载,南朝晋安王陈伯恭兄弟九人避战,建九座行宫于此,故名。宋代淳熙十四年(1187),道士张道清又于山上建造九座道观,遂成为道教圣地。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殉难于九宫山牛迹岭,从此九宫山声名远播。
邓三君老师诗说:“历代封建帝王,多为奢华,鱼肉百姓,南朝皇室几兄弟攀比于九宫山修建行宫乃为铁证。尽管道释同山,布道弘法,亦难拯救底层百姓于苦海矣!此诗体现了诗人悲悯天下的情怀。”
毛公山在全国有多座,其中一座毛公山是位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东部保国农场境内的保国山。保国山长约400C米,峰峦连绵起伏,中部突起的一座花岗岩山,山貌似伟人的半身仰卧像。山长183米,宽56米,其额头、鼻子、嘴唇、下巴、脖颈凸凹分明,栩栩如生。前来观赏此山的人们都亲切地称之为毛公山。
方寸老师诗说:"‘毕生振国气如虹,仙逝英魂耀苍穹。’全国许多地方有酷似伟人像的山峰,都被称之为‘毛公山’。‘难舍神州山河秀,天地着意伴毛公!’人民群众心里有伟人,所以看到的山就像‘毛公’。‘为人民服务’的倡导者,伟人必然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他的非凡伟绩和光辉思想,深深地影响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对《咏黄山》那首诗的呼应,是从炎黄到新时代的辉煌以及对诗歌文化的一种传承。诗人在这首诗里满怀深情,对时代伟人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并从中汲取营养,锻造出超越世俗的人格力量和人文精神。正是这些坚守,也让诗人在璀璨的星河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诗人对喜马拉雅山介绍得很详细,具体到用数据细腻地描绘了喜马拉雅山高耸入云的风姿。
诗人说,喜马拉雅山,藏语意为“雪的故乡”,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其中有110多座山峰海拔超过7350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藏语第三女神的意思,海拔8848.86米,耸立在我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的边界线上。喜马拉雅山区地带,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距今约3000万年左右爆发了一场剧烈的喜马拉雅地壳运动,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逐步上升,成为“地球的第三极”。
陈正老师对此诗做了点评:“喜马拉雅山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绝对高度,且还在继续‘生长’,‘立地顶天雪高原’是其最真实的写照。‘五仙联袂护民安’,相传四五千万年前,五朵彩云变成五部慧空行母,降服了祸害苍生的五头毒龙后,变成喜马拉雅山脉的五个主峰守护苍生,喜马拉雅山称得上‘地球村中主’。诗人借此诗告诉我们,要像喜马拉雅山一样,永远保持成长的势头,不忘初心,艰苦奋斗!”
在现当代,在传承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许峰老师的诗歌是最能彰显民族气节和审美风范的,他瑰丽的诗意想象,形成了他随物赋形的艺术形式,奠定了他在诗坛不可动摇的地位。他的人文精神和美好心愿,与山川湖韵等齐。
四、许峰老师是非常有信仰、有品位的时代爱国主义诗人,一生都在追求善、美和真。尤其是他的民本思想,更是让人推崇,这也是他一生都在践行的理念。 他有高尚的理想,鄙视世俗的享受。他把全部身心,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属于自己的国家 、家庭、朋友和亲近的亲人之中;他有他的追求,并由此而坚持独立思考。但有时在世俗面前,他也有他的孤独感,甚至不会被理解,只不过他以坚强的意识,始终在践行着初心和理念。他的心始终在最美、最善良、最自由的天空中翱翔。他的身影,有时却被裹在狭窄仄逼中徘徊。他像很多的前代先贤先哲一样,在世俗的目光中,赓续了民族之魂。
那些读懂了他诗歌的人,都会明白:“此事无关风与月,别有天地在人间。”因此有读者说:“他的诗歌,就是一部从上古流传了几千年的民族特征的奋斗史,情感史。”他踏遍了千山万水,只为祖国放歌!
他始终怀抱国富民强,国泰民安的理念。强烈反对那些为商业集团的利益而置老百姓利益不顾的条规民约。他认为真正可贵的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是人格力量。他非常爱自己的祖国,绝不屈服于某些势力的排挤与打压。他崇尚民主,人格上追求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自由。
他高度评价人类对“奥秘”的勇于探索精神,坚守真正的艺术。他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式感情的人,一定要为人类和社会尽力,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真正的高度统一。
以上这些,是我从许峰老师的教诲中,总结出来的一一许峰老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认为这是传统美德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言论,清纯朴实,深刻锐利,坦诚自然,明白无疑,故而能让人深受启迪,所以也一直在推行,期待你的加入。因为只有像他这样的爱国主义诗人,才能说得出或者写得出如此举重若轻、永远闪耀的名诗名作,也才能让诗歌真正繁荣,社会风气变得更好。
总之,中国的山水是一部顶天立地的山水,是永远都写不完的,中国的山水成就了徐霞客、李杜诗篇,史家绝唱,桃源意境;中国的山水更赋与了许峰老师山一样的沉稳,水一样的柔情,成就了他映照时代的山水情深。
诗人简介:许峰,1957年3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界岭村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民办教师、大队团支书、党支部副书记。1976年12月入伍到兰州军区,历任战士、连队文书、团宣传股战士报道员、营部书记,师、军、军区司令部新闻干事,其间在解放军报社学习,当见习编辑一年,随军赴云南老山前线轮战半年,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首届毕业学员。1988年年底,调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宣传处任新闻干事。1993年转业,历任广东省惠州市委组织部科员、副科长、科长,市委督查办主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督查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督查办主任。在部队18年从事新闻工作15年,自己独作和与人合作发表新闻、言论、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1000余篇,其中110余篇获得兰州军区、广州军区和有关新闻媒体优秀作品奖。许峰的事迹曾以“我就是我”为题,被编入《军旅新闻方阵——全军优秀新闻干部风采录》一书,结集出版了《武都路133号》(报告文学集)、《留在绿色军营的记忆》(通讯集)《许峰获奖新闻作品选》《咏物悟道100首》(诗集)《中国百座名山题咏》诗集)《四季如歌》(组诗集)《许峰诗论》七本书。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