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赣州经开区正掀起一场政企联动的安全生产改革攻坚热潮,该区推出四大举措,通过“政企共治”新模式,让安全生产从“政府要求”变为“企业自觉”。从恳谈会上的“金点子”到车间里的“实景课堂”,从“扫码举报”的便捷互动到干部“换位体验”的贴心服务,一系列创新举措让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真正落地生根。
政企恳谈会开出“安全良方” 首席服务员当起“安全管家”
“上次座谈会上提出的仓储消防隐患整改建议,我们已经全部落实,现在仓库不仅装了智能烟感,还增加了自动喷淋系统。”赣州某电子企业负责人指着新改造的仓储区介绍道。今年初,一场由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主持的安全生产动员会,让200多家企业的“当家人”齐聚一堂。这场会议不仅是警示教育,更是一场“安全发展”的头脑风暴。
“会上我们提了关于简化安全培训流程的建议,没想到真的被采纳了。”一位参会企业代表说。经过多轮座谈交流,企业建议最终转化为全区安全生产“十项重点任务”和“三十项具体措施”,并以区管委会名义正式印发,成为指导企业安全生产的“行动指南”。
更让企业感到贴心的是,全区567家企业(含在建项目)都配上了“安全管家”——215名经过专业培训的首席服务员。这些“管家”不仅懂政策,更熟悉企业,每周至少上门服务一次,既当“宣传员”又做“辅导员”,帮助企业量身定制安全方案。
“换位体验”破解管理难题 闭环服务让企业暖心又安心
“当了一天车间主任,才发现交接班记录存在漏洞,容易导致安全隐患遗漏。”区应急管理局局长李干军在“如我在企”行动中的工作日志,引发了不少企业的共鸣。前不久,该局干部以普通员工身份跟班作业,从操作视角发现制度盲区,这种“角色互换”的做法已帮助企业整改隐患110余项。
在江西中泽生态环境有限公司,体验小组发现除尘设备清洁流程存在风险后,立即指导企业优化操作规程,确保整改到位。“政府不只是来检查,更是来帮我们解决问题的,这种服务让人暖心又踏实。”企业负责人表示。
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的闭环服务模式,正在全区推广。针对中小企业安全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区里还组织安全专家巡回指导,提供“点单式”培训,让企业“缺什么补什么”。
示范企业车间变“实景课堂”“1+3”帮扶让安全管理有章可循
在赣州富尔特电子公司的智能车间里,20多位来自不同企业的代表正围着生产线“找不同”。“他们的风险点标识很醒目,连临时工都能一眼看懂。”一位参观者举着手机,一边拍摄细节一边赞叹。这种“沉浸式”安全教学已成为经开区特色,示范企业敞开大门“晒经验”,让同行企业看得见、学得会。
为了让更多企业快速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区应急管理局创新推出“1+3”帮扶机制,为每家企业配备一个“安全顾问团”——由一名行业部门负责人包干推动、一名业务骨干指导业务、一名首席服务员协调督促。这套机制就像给企业装上“安全CT”,从责任体系到隐患排查进行全方位“体检”。
“以前我们虽然做了风险管控,但总感觉不够系统,现在专家帮我们建立了‘双重预防机制’,隐患自查效率提升了60%。”一家新材料公司的安全总监说。在帮扶团队的指导下,不少企业还建立了“班组安全互查”“隐患随手拍”等创新机制,让安全管理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预防”。
安全宣传玩出“新花样” 让安全意识“看得见、记得住”
“扫码就举报隐患?这个方式很便捷啊!”在赣州经开区各大产业园,3000张“安全生产举报”二维码海报成了员工们热议的话题。为了让安全宣传更深入人心,区应急管理局使出了不少“妙招”——产业园变身“安全文化园”,商圈LED大屏夜间滚动播放“安全小剧场”,连纸巾盒上都印着风险提示标语。
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区应急管理局还量身定制了“安全礼包”:为“厂中厂”企业发放《责任清单指南》,为冷链物流企业准备《冷库安全须知》,甚至连小餐饮店都收到了《燃气安全须知》。“这些资料不是简单说教,而是用案例和图示告诉我们怎么做,员工一看就懂。”一位食品加工企业负责人说。
为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区应急管理局精选近年来辖区内外因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的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制作成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光盘,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推动企业吸取教训、落实主体责任,筑牢安全防线。
随着一系列创新举措的深入推进,赣州经开区的安全生产正从“政府推动”迈向“企业主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袁晓琴 罗孝平)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