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白描之法,写“群像风采”
文/ 刘国昌
人民日报10月10日在第4版刊出一篇题为《塔克拉玛干里的守桥人》的报道。该报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看后留下深刻印象。
从新闻写作角度看,这是一篇写“群像风采”的报道。由于记者深入采访,精心写作,稿子写得别致到位,为写好“群像风采”报道提供了一些新鲜经验。
下面结合此稿进行一些阐释,与大家交流。
一、不堆砌形容词,以白描法写出人和事。
写“群像风采”,有人可能会用上很多形容词。然在这篇报道里几乎看不到什么形容词,记者用白描法来写处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守桥人的工作生活,倒是感人至深。
在报道里记者重点写了两个内容:一是工作性质,二是生活情景。
写工作性质,记者这样下笔:
金秋,早晨7点,天刚蒙蒙亮,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喀什基础设施段桥梁检测维修二队队长高长红便和队员们一起出发了。
桥梁检测维修二队共有18名队员,平均年龄32岁,负责和若铁路和田站至南屯站402公里间215座桥梁和785座涵洞的日常养护维修。平日里,队员们在沙漠中和大桥、铁轨为伴,守护和若铁路平稳运行,一个月才能回家一趟。
开头两段文字,把这个“群像”的人物情况、工作特点等都写清楚了。也许有人觉得“琐碎”,但我却认为很有必要。
写“群像”首先要把这个“群像人员”介绍清楚,这是基础和前提。像上面的介绍,些许文字简明扼要,把受众“想知、应知”的内容写出来,让读者心知肚明。
记者写工作情况时,不是铺开来写,而是重点写一个细节:
若克雅特大桥一共有278座桥墩,每座桥墩都要仔细检查。墩台空间狭窄,高长红需要保持半跪或侧卧的姿势,一俯身就是20多分钟。“夏天时还好,冬季穿得多,挤在这里更难。”高长红说。
这样的写法,使人感同身受。
再来看写生活情景:
太阳越来越高,高长红眯了眯眼,招呼队员吃午饭。大家躲在桥墩背风处,围坐一圈,分好带来的饭菜。高长红一手捂着饭盒边缘挡着沙尘、护着饭菜,一手快速把饭往嘴里扒。“作业地距离驻地远,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常常自己带饭。”高长红说,“这里一年有200多天在刮风,我们习惯了就着沙子吃饭,吃快点就能少吃两口沙子。”
这个细节把守桥人吃饭时的情景、心态都如实写出,真切,感人。
这里顺便说说白描手法。白描手法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从中国画创作手法而来的。在中国画创作中,白描手法是用不同粗细、长短、转折的墨线勾描物象,且不着颜色。这种技法朴素简洁、概括明确,在用笔上讲究张弛、节奏变化,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同时白描也是文学表现的手法之一,它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物象和人物,给人以深刻印象。
后来,这种手法被引进到新闻作品的写作中,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其本意是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少用形容词,写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以上的这篇报道,就是这种白描手法的灵活运用。
二、点面结合,生动具体。
写好“群像风采”,点面结合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光写“面”,没有“点”的刻画,让人觉得很空。只写“点”,没有“面”的介绍,则给人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
在这篇报道里,“点”和“面”都处理得到位,写“点”不刻意光写一个人(如队长高长红),而是通过他来写“队里的事儿”。写“面”也不是一般的泛写,而是写与守桥人有关的事情。如此写法给人以“有骨头有肉”的感受。
写以上这些内容时,还要力求写得生动具体,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请看:
这个早晨,高长红的目的地是若克雅特大桥。大桥全长近10公里,平均墩高24米,最高处达35米,堪比12层楼房,是和若铁路全线最高的大桥。桥下如有阵阵微风,人在桥上就会被吹得摇晃。
按照高长红的安排,对若克雅特大桥的巡检分3个小组同时作业,巡检一遍需要四五天时间。
平日里,队员们在沙漠中和大桥、铁轨为伴,守护和若铁路平稳运行,一个月才能回家一趟。
“这里一年有200多天在刮风,我们习惯了就着沙子吃饭,吃快点就能少吃两口沙子。”
这样的文字,一句是一句,没有空话废话,读着有味、带劲儿。
写好“群像风采”稿子,实属不易。但要用这篇报道所体现的“白描法”“点面结合法”来写,那就会写得生动活泼,让人喜欢。
是不是这样?大家可以一试。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