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

祝阅武:大同“端午”大不同

2024-06-10 22:07:14    来源:应急安全网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这个传统节日里,大多的中国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通常是吃粽子、吃鸡蛋,赛龙舟、房门屋檐插艾草、喝雄黄酒等,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然而,在大同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端午节却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与其他地方大不相同。

22145441783760809_2.jpg

大同人到端午节,先在屋门和店门上贴红色的大公鸡剪纸、马符,象征着迎吉驱邪。这些纸艺有着精美绝伦,卡通,前卫的艺术表现,极富审美,栩栩如生,仿佛真的能驱赶邪恶。

公鸡的剪纸图案中,大公鸡嘴里叼着蝎子,两爪分别踩着壁虎和蜈蚣,在远处有一条蛇和一只蛤蟆惊恐而逃。这种复杂的图案寓意着驱除五毒,保护家庭平安。在贴公鸡的时候,还会在公鸡下方粘上一些艾蒿以寓意家庭远离五毒侵害。不仅如此,人们还会用五彩线系在孩子的手腕儿、脚踝上。吉祥彩粽,做成三角、五角、棱状壳体,里面裹以艾叶然后按照一定规则缠上各色彩线,状若吃的粽子,图案多样,色彩艳丽,十分喜人。大的可以挂在屋门上、车上,小的则可以戴在孩子身上,有的还给孩子的衣服的后背贴上马符,从背后看上去陡生节日气氛。家家户户的门上贴公鸡和“马符”、艾蒿。艾蒿香味持久,就算干了,也会散发出特别的香味,可以驱走蚊虫。这种习俗不仅是为了装饰,也寄托了人们对平安健康的祈愿。

22162292973769701_2.jpg

大同把阴历五月称为“五毒月”。因为到了五月,阳气上升,天开始湿热起来,同时像蜈蚣、壁虎、毒蛇、蝎子、蟾蜍这样的毒虫也开始出没,让人防不胜防。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五毒月”中“九毒日”的第一天,所以在这一天民间有祛毒避疫、驱邪祈福的习俗。因而,大同人对端午节有着特殊的重视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另外我国古代著名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也提到“五毒月”的概念,期间要求夫妻不同房,出嫁的女子五月回娘家的习俗。

22164204479928361_2.jpg

大同的端午节,不仅体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这些独特的风俗习惯,是大同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代代相传,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传统文化的魅力。

每年的这个端午时节,郭金枝都会给她的孙辈们折叠马符、蝎子和蜈蚣等纸艺品。这个传统,她已经坚持了六十年,年轻时给给儿女折叠,年岁大了,当奶奶了就给孙辈们折叠。郭金枝的手艺娴熟而精湛。她用灵巧的双手将彩纸折叠成各种形状,每一个马符、蝎子和蜈蚣都是栩栩如生艺术品。这些纸艺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观赏价值,更蕴含着长辈对晚辈的深深祝福和关爱。

2217043010295956_2.jpg

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折纸艺术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传统文化有时会被忽视或遗忘。然而,像郭金枝女士这样的传统文化守护者告诉我们,要重新审视和珍惜传统文化的价值。也提醒着我们,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它给予我们身份和归属感。这些纸艺品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传统的珍视。郭金枝女士的折纸艺术为端午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趣味。它让人们在欢乐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暖和力量。她的折纸艺术不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家族情感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22180496614409330_2.jpg

让我们一起感受端午节的传统与趣味,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样,我们才能让传统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永远流传下去。

大同端午大不同。既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也提醒我们要重视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传统节日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

2024年6月10日 大同云梦达

[编辑:应急安全网]
免责声明:应急安全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安全重于泰山
文明交通
消防安全
关于我们
中国应急安全网是由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通过整合即时权威资讯,以全媒体报道模式,全面介绍中国应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突发事件,为创造安全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应急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合作:18910092677  15811513338
电话:010-85795675
微信:18910092677
QQ:962409631
邮箱:china_yjaq@163.co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

官方微博

网站简介| 组织架构| 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招聘英才|网站声明|人员查询|志愿者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主管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产业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10092677  京ICP备1902239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430号

版权所有:北京匡正应急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 YJAQ.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