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大学生对国家乡村振兴项目的了解程度,优化乡村振兴,促进新时代农文旅融合事业高质量发展,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杏林新生代”志愿服务队于今年7月赴凤阳县小岗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传承小岗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
滁州市凤阳县委常委、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小岗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李锦柱认为: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安徽凤阳小岗村从一纸契约搞起“大包干”开始,持续探索以做好“农”字文章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方法路径。新时代,小岗村不断把“农”字用常用好用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坚持搞好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着力推进农文旅融合,持续强化农村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讲好农村发展故事,不断赋予“农”字更多时代内涵,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在当下的时代,小岗村响应时代号召,立足独特资源禀赋和特色文化,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一是不断挖掘大包干、沈浩同志、小岗精神的人文内涵和时代价值。
系统梳理小岗村大包干历史脉络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成效,由小见大反映中国农村几十年来的深刻变迁。以大包干、沈浩同志和新时代小岗三个发展阶段背后的精神内涵为蓝本,打造精品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课程,让来到小岗的每个人都获得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依托小岗干部学院和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把小岗精神转化为发展的重要支撑,融合教育培训和旅游,积极发展教育培训产业。
二是将乡村休闲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不断创新农业的功能模块,挖掘其生态、休闲、养生、教育等多重功能。依托小岗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区,以田为纸、以苗为墨,每年设计种植大型稻田画,结合农业时令打造稻浪、菜园、麦田、花海等景观,展示震撼人心的农耕文明。坚持举办葡萄文化旅游节、水稻节等农耕特色节庆活动,开发以农业体验、乡村风光、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生态采摘、农耕体验等,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让乡村有产值,有“颜值”,更有价值。
三是精心打造乡村乡愁系列景点。
乡愁是乡村旅游的魂,要践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发展理念,通过老房子、老物件、老手艺,慰藉游客的怀旧情怀。丰富“当年农家”景点内容,通过还原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村落风貌,土墙茅顶屋舍俨然,瓜秧果树小桥流水,展示手工酿酒、古法榨油等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打造凤阳花鼓、淮河大鼓、凤阳民歌等非遗文化舞台,让游客体验民俗,感受农耕文化。完善小岗村宿建设,还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江淮民居院落,打造具有江淮田园风光特色的标准化村宿,展示特色地域文化,通过集体公司运营,带动村民共同发展。加快推进研学教育基地,集成游乐、科普、教育等功能,建设绿皮火车营地,设置耕种采摘体验田,开创别具一格的沉浸式体验项目,打造成为儿童游玩研学的乐园。通过让乡村回归“乡村”,增强乡村的核心竞争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既要立足小岗,又要跳出小岗地域局限来谋划发展。一方面,突破“小岗”的地理概念,塑造和提升小岗品牌形象,把小岗培育成为“三农”领域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品牌。另一方面,通过共同规划、共享资源、优势互补等方式,带动周边乡村抱团取暖,打“小岗牌”,走开放路,吃改革饭,唱经济戏,做发展文章,抓小岗促全县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陈欢个 陈欢)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