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太原讯(郭晋成 通讯员杨润德 梁月仙)10月23日晋源区消息,今年以来,该区义井街道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打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传统界限,推动在职党员、流动党员、退休党员、网格员及新就业群体等多元主体,从社会治理“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创造者”与“共享者”,织就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生动画卷。


针对不同党员群体,义井街道精准施策激活治理潜能。对在职党员,通过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实现专业服务与社区需求精准匹配,推动其从“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对流动党员,采取“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动态管理模式,确保“一个不掉”,并引导其以志愿服务实现从“流入”到“融入”的跨越;对退休党员,积极“盘活”这一“银发宝藏”,搭建调解站、宣讲团等平台,让退休党员凭借丰富经验与威望老有所为,成为社区治理的“稳定器”和“智慧团”。

在党员发挥主力作用的基础上,义井街道进一步将治理力量延伸至最前沿,构建“地面部队”与“机动哨兵”协同的感知网络。网格员作为“地面部队”,依托“一日双巡、一事一清”机制,化身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活地图”与居民“贴心管家”,确保小事在网格内就地化解,筑牢共治第一道防线;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则被创新纳入治理体系,成为“机动哨兵”。街道通过打造“先锋驿站”、建立激励机制,让快递小哥化身为行走的“移动探头”,在送件途中随手报事,成为发现城市治理盲区的“千里眼”,实现治理触角动态延伸。

高效治理的核心,在于打破壁垒实现力量“相融”。义井街道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主轴”作用,完善六大区域党建联建体系,健全区域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推动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活动联办、阵地联用、发展联促、难题联解,确保治理方向不偏、行动有力。同时,街道开展“百名党员领办百件微心愿”活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构建“群众点单、党组织派单、党员接单、在线评单”闭环,提升治理效率;并通过完善志愿服务积分管理、评选“最美党员志愿者”等激励机制,让奉献者得褒奖,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良性循环。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