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太原讯(郭晋成 通讯员杨润德)在太原晋源区贾家庄社区,一座看似寻常的“家和议事亭”,正演绎着令人惊叹的社区治理奇迹,成为解锁幸福生活的独特“密码”。谁能想到,这个小亭子,彻底扭转了社区曾经的困境,让这里从问题丛生,华丽变身为温馨和谐的幸福家园。
曾几何时,作为典型城改社区的贾家庄,被诸多难题紧紧束缚:自管物业效率低下,邻里纠纷频繁爆发,老人就医困难重重,居民们的生活满是阴霾,社区氛围压抑沉闷。
转机,就出现在这个小小的“家和议事亭”。如今走进社区,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它,亭下石桌旁,居民们围坐一团,热烈讨论社区事务。张大爷感慨:“过去设施坏了,维修遥遥无期,现在大家在这儿一商量,社区、物业齐发力,问题当天就能解决,效率太高了!”
晋源区委社会工作部开展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工作以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重新规划,将一层空间巧妙整合为便民服务、综合治理、志愿服务三大功能区。从社保办理到法律咨询,从矛盾调解到志愿帮扶,居民的大小事务,都能在此“一站式”轻松解决。仅2024年,这个“红色阵地”就为居民代办了50多件烦心事,退役军人的抚恤金申领、宝妈的生育津贴办理,在工作人员的辛勤奔走下,都顺利落实,切实解决了居民的燃眉之急。
而“五民议事法”的推行,更是让社区治理如虎添翼。就拿电动车乱停问题来说,当时各方意见分歧巨大,年轻人渴望智能充电桩,老年人担忧费用过高,物业顾虑施工成本与安全隐患。经过多轮深入探讨,最终达成完美解决方案。“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这套议事协商规则,不仅醒目地写在宣传展板上,更深深扎根于每一位居民心中。过去一年,社区凭借它成功解决了宠物扰民、减速带安装等20多件棘手问题,成为周边社区纷纷学习借鉴的典范。
社区的温情,还藏在那些热气腾腾的“邻里时光”里。重阳节,晋剧院的老艺术家们带着《铡美案》的铿锵唱腔走进社区,200多位老人齐聚小广场,现场掌声雷动、热闹非凡;社区里,金胜镇卫生院设置的义诊摊位前,骨科大夫一边帮刘大妈按摩腰椎,一边劝她少提重物,这样的“健康市集”每季度都会开张;“楚河汉界”对面的大学生志愿者小周,定期为独居老人王大爷送药的时候还不忘跟他来上一盘,临走前不忘把每种药的服用方法细细叮嘱一遍。点滴关怀,让居民们真切感受到:“现在的贾家庄,才有家的味道。”
“家和议事亭”如同一座坚固的党群连心桥,“五民议事法”激活了居民自治的内生动力,“红色阵地”实现了服务群众的零距离。下一步,晋源区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治理体系,推动“五民议事法”等创新机制在全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更多社区焕发治理活力,把“陌邻”变“睦邻”,将“小区”打造成“家园”,共同描绘“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美好新画卷!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