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山西太原讯(郭晋成 杨润德 韩暖晴)8月21日,经过半年多的紧张施工,太原晋源区都市农场高密度养殖系统池系统全面竣工,首批引入的锦鲤放入养殖池。标志着园区正式引入鱼果综合种养新模式,从而拓宽了增收新渠道,预计年增收达500万元。
走进位于晋源区稻田公园对面的都市农场,两侧高大的温室大棚整齐地铺展开来,迎接八方来客。进入大棚,8个大型高密度圆形鱼池一字排开,阳光射进水面,池内清澈见底,几条健硕而漂亮的锦鲤正惬意地游来游去……
新建的大棚是新型柔性结构棚,占地2亩,高9米,跨度18米,共建3个大棚22个鱼池,相较传统温室大棚更加集约化,建造成本低更环保,拆解也更方便。同时这种柔性结构棚也能达到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冬季时白天最高温度可达25℃,夜间最低温也可达5℃。“经过前期调研,可以适应0-30℃的广温性鱼类锦鲤最适合在大棚内饲养。冬季的低温也会让锦鲤进入冬眠,适合养膘,此外我们北方水质偏碱偏硬,会使锦鲤的花色更鲜亮,品相更好。”项目负责人刘源介绍,“年预计收获各种鱼类16500公斤,实现收入2600万元,安排劳动力就业50余人。”
作为观赏鱼中的艺术品,品相良好、血统优秀的锦鲤有有红白、黑金、黄金、大正三色等不少漂亮的花色。农场打算大量购入一批优质锦鲤鱼苗,按照首批一次产250万尾鱼苗、一池5000尾鱼苗来算,1年后养到长35公分时开始上市,绝大部分锦鲤按照1斤15-25元,预计单池一年利润可达3-5万元。经过3次筛选,品相极优的锦鲤则继续留养,3年后长到80公分时上市销售,以此来开发鱼类养殖的多元化价值,实现生态观光、餐饮休闲、科普研学的多元价值,市场前景乐观,填补了省内空白。
鱼果综合种养模式是“鱼菜混养”“鱼花混养”的升级版,依托资源互补共生技术,将传统渔业循环养殖和果蔬种植有机结合,将养殖鱼用过的水通过管道输送到过滤槽,经过物理过滤、物理沉降、生化过滤,将鱼类排泄物转化成富含氮、磷的硝酸盐类物质,成为果蔬的“营养液”,为种植的果蔬提供优质肥料,实现了养殖尾水的资源化利用,具有节水、节地、环保等优势,实现一棚双收、一水两用的绿色农业循环。
“鱼的粪便中富含鱼蛋白,这是果蔬种植中非常需要的一种养料,用上养殖尾水后首先省去了这一笔支出,另外优质的有机肥水也能让水果的品质和口感更好。”都市农场的负责人郝增胜介绍。
据悉,晋源区都市农场是太原市高效农业示范农场,是晋源区重点农业项目稻花城的新建项目,总用地185.51亩,建有36个大棚,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有27种的水果,15类新鲜蔬菜。除了常见的葡萄、草莓、西梅等水果外,还种植了美早樱桃、美都2K西瓜、蟠枣、百香果、软枣猕猴桃等名特优水果。鱼果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将为太原市民提供绿色有机果蔬,实现“天天有水果、周周有蔬菜”。
目前,园区美都2K西瓜预计9月底成熟,产量可达20000斤。香野、巧克力、奶油、妙香七号、雪兔草莓等品种正加紧种植。都市农场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种植模式进行专业化生产、产业化运营,围绕产学研联动、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健全要素链,打造集果蔬生产、分解包装、采摘体验、科普研学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千方百计鼓起农民“钱袋子”,想方设法拓宽集体经济增收路,打造乡村振兴“晋源样板”,为太原市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增色添彩。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