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已深深地融进了我们的血脉,成为永远都无法剥离的文化基因。它以最本真的文学样式,优美凝练的语言,深邃的哲思,成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载体和基石。但随着西方文明的影响,我国的诗歌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尤其是在民族性、思想性等内容方面,差之甚远,使诗歌成了人们精神生活中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作为一家有地域文化性质的诗歌研究院,一直都在以许峰老师的诗歌为范本,做着有益的宣传和推广,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今天的讲解,就以群内老师们的交流和许峰老师的言论、诗歌为依托,对思想性、民族性等方面的话题展开探讨,以回报读者朋友们的厚爱和支持。
一、日前,著名爱国主义诗人许峰老师在许峰诗歌研究院发表了一番很重要的言论,在群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不少名家大咖纷纷表示赞同。这个言论的起因,是许峰老师因听了著名越剧名家茅威涛的代表作《相遇》之后所产生的联想。继而就此话题、转接到了对当今诗歌的创作上。他的这个观点,也是延续了伟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时期的讲话精神。他和群内老师们的发言,或者能有效地解决当今文艺作品中的思想性、人民性的问题,未尝不是一种正确的回归与途径。
关于这个话题,伟人很早就说过,中国老百姓在文化领域有着“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文学不能光写阳春白雪,而不管下里巴人。文学应该是人民的文学,所以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但随着西方文艺理论的输入,印刷文明向数字文明的转变,这些优秀的传统早已被“无厘头“或“拼盘式“的创作方式打破,致使文艺创作走进了许峰老师所说的“四大死胡同”,即走进了自我陶醉的死胡同;走进了“风花雪月”的死胡同(引申义);走进了固古自缚的死胡同;走进了追逐名利的死胡同。(见《许峰诗论》226页一231页)
二、要理解许峰老师的诗歌和诗学思想,就必须了解他对世界的认知和感悟,以及他诗学观点的形成。首先一点可以肯定,他的诗歌与诗学思想,是从传统文化中升华而来、但又兼具有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所以他既“崇古但不固”,不像那些酸老夫子一样抱残守缺和自以为是。这些都取决于他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和高度的自觉性。他从小爱读书,所以底蕴非常深厚,是我国严格意义上的传统知识分子,与现在很多靠“碎片化”阅读一鳞半爪的所谓的“知道分子”有很大的不同。而且,良好的家教家风也促使他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有高度的认同感;后来又受党和部队培育多年,并亲身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所以他把自己的认同感与革命情怀进行了高度融合。于是便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许峰诗歌和许峰诗学。他的诗学思想一旦形成,就会落地生根,钢铁般的意志和浪漫主义的革命情怀,使他的作品和诗学思想带有强烈的个性和风格,识别度非常高,这在无形中,也促成了他高阅读量和能成为一代宗师的基础。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掌舵人的诗学观点都不成熟成型,那就很难形成一个流派或学派。
我们纵览他的诗歌,大都以自然物象为描写对象,诗中既言之有物,却又会升华主题,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就取决于诗人的诗学观点。他的诗学观点,也都是有迹可寻的,我们可以从他的身上,看到历代名家的影子: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浪漫与现实、豪放与婉约的诗歌实质。或者南宋著名文学家朱弁的“体物“诗学观和清人王国维先生的“有我之景“和“无我之景“的意境理论的痕迹。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陆机在文论中说道:“诗缘情而绮丽,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悽怆。”在我看来,所谓“诗缘情”的美学内涵,就是诗人思想性的植入,它与“诗言志”并行,是诗歌的基本体征和创作理念。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诗有六义。”也都是指文章中应有的思想内涵。
综合许峰老师的诗学观点,笔者认为,诗歌首先要以言志为本,中国诗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就在于能抒情言志,表白心迹。所谓的心迹,其实就是诗人的一种思想活动。我国古代有“诗言志“的名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些心迹,汇到一起,就代表了民族的心声。比如许峰老师有一首《台湾政坛小白脸》的诗,写得慷慨激昂,有大畏的勇气:
“一张白脸卖残春,三不嚣喧藏独心。
可怜贵妃醉伴舞,赔光罗纱两手清!”
像这样融入了诗人思想感情的作品,在许诗中灿若繁星。从上古到近代的诗歌传承来看,《诗经》中的《无衣》,屈原《国殇》,岳飞的《满江红》,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正气歌》,于谦的《石灰吟》,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鲁迅《自嘲》中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作品,都是能让人血脉偾张,隐约有风雷之声佳作名篇。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诗歌的思想性,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诗教的目的,首先是教人为人之标,有修行之道。这里面就包括政治活动、外交关系、人际交往、民族沟通等方面的内容而以诗为用,这些含有民族精神的美学特色和艺术品质,决定了诗歌的高度和诗人的社会地位。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审美效应和美育功能,也是对民众的教化与引导。比如许峰老师的组诗《梦里萦绕边关前》和《孝梯传家》,就是把自己的忠孝思想,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以到达育人教化的目的。其中代表孝文化的第四首《祭祖随感》极为震撼:
“山坟背后多苍凉,嫡传不过一炉香。
劝君生前多孝道,胜过祭祀磕头忙。”
三、这本被惠州市政协原主席汤聘辉先生称为“咏山第一人”的《中国百座名山题咏》的主题诗集,诗人通过山的自然特性,彰显出一种民族精神,以表达为山水立传的目的,体现出诗人对祖国、对人民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爱国情怀。
有学者指出:“思想和价值观是作品的灵魂,一切艺术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如何用润物无声的方式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理念,让作品具有跨越时空的思想穿透力,是创作者思考的重要命题。”
诗歌很少塑造人物,但在许诗中,很多诗歌都有人物的影子,父母、乡邻、战友、同学、兄弟等,都在诗人的笔里摇曳。这也是他区别于现当代一些所谓名家作品的分界线。他的诗歌,情更胜于景,所以在情感建构、视听修辞等方面都施以生动的笔触,把深刻的主题思想,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有限的笔墨之中,谱写出立体丰富的时代生活和生命样本,从而也被广大读者反复欣赏解读,历久弥新,传之久远。
四、下面的这些文字,是许峰老师的言论和群内老师们的讨论:
许峰老师说:茅威涛,一个男人的名字,开始我想不到她是个女人,叫上海的朋友查了一下,还真是个女人。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了我们写诗,思想才是行文(包括写诗)的第一位!说白了,无论怎么样,自我陶醉没有用,你的作品无论什么体裁,能触动读者是第一位的,而要触动读者,文字华丽是没用的,只有靠文章(诗)的思想去触动读者的灵魂,不然,一切枉然!此观点与群里各位老师共勉!恕我直言快语,也许有很多人不爱听!但我认为:写诗死扣某种体裁,如同上吊自杀;见什么写什么,如同羊拉屎(也可叫随地大小便),毫无意义!毛主席说:文学艺术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作为一个文学(文字)工作者,你写的作品,如同农民种的粮食和菜,老百姓如果说不好吃不想吃,你自感格律再严谨、语言再华丽都不过是文字垃圾!这就是我的观点,有些人(即使是中国诗界大家)看了不高兴也无所谓!但我对群里各位老师探索诗歌写作的良好氛围信心十足!我写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奉献群里老师们一个道理,白水话堆积不叫诗,即使中国诗词学会的理事们写的都一样!自我追求诗(文)的真情实感才是真的!请各位老师共勉!
许峰老师的这段话获得了强烈的共鸣。很多很少互动的名宿名家如邹平生、画家白先文等都纷纷表示了自己的观点。中山市原文化局副局长关润喜:许峰老师的观点,正是我们所追寻的观点,这也是出身于军旅和党员作家队伍中的立场与观点,带有鲜明的红色基因,您所言,咱们深切感受到了,就是这样的结论!没有思想、没有好的立意、没有正念、正德、正能量的任何诗文,哪怕写得再华丽再优美,都是一堆没有任何意义的垃圾!解放军总部大校白勇:许峰老师好,您的观点是一个诗人的初心,是更高层次的感悟,一般的花花草草达不到,摸不着,需要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来支撑,好在许院有您领航,一定会开辟诗坛新赛道,对此我们充满希望。另,出来走走,北京欢迎您的光临。著名文化学者邹平生:许峰同志上面关于文学艺术门类的思想性表述,我非常认同!文学艺术就是用你的思想去触动另一个人或一群人的思想,产业共鸣,在灵魂深处发生谐振,使其心灵得到抚慰,这才是文学或艺术的价值所在,无论是诗赋文章小说,还是戏曲电影绘画,不论文学艺术以何种形态来表达,都离不开这个思想上的共同追求,在当代人民性是这个思想追求的方向。许峰同志关于文学艺术必须突出思想性、人民性的论述,是贯彻理解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的具体化和时代化。
梅州市梅岭诗词联学会会长丘国华:许峰同志上面关于文学艺术门类的思想性表述,我非常认同!文学艺术就是用你的思想去触动另一个人或一群人的思想,产业共鸣,在灵魂深处发生共振,使其心灵得到抚慰,这才是文学或艺术的价值所在,无论是诗赋文章小说,还是戏曲电影绘画,不论文学艺术以何种形态来表达,都离不开这个思想上的共同追求,在当代人民性是这个思想追求的方向。画家白先文:文学艺术作品都要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触动读者的心灵!使人眼前一亮,或者另辟溪径,独到见解。文化学者陈正田:支持老师的观点,诗就是感情的流露,读许峰老师的诗,能体会到诗人的伟大意境,以独特的视角让人体会到不一样的风景!书法家陈行:学习了,有思想有灵魂的诗文才叫好诗文!华丽的文字胡乱堆砌是没有任何意义!文化学者行军万里:许老师的诗篇赋予了深厚的家国情怀!起笔文字灵动而富有魅力,像一股清流沁入人心,在轻松自然的叙述中,流淌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洞察,每一句话都像是一颗璀璨的珍珠,充满智慧和光芒,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语言灵动性,其寓意丰富多彩,诗句不仅在韵律、形象、意象之间构成了和谐美丽的画面,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许老师的作品是当代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诗人修蝉:许峰老师的观点很直接和坦率,很有一定的道理。文学作品的价值确实应该取决于它们对人民大众的服务程度。写诗并不一定要死扣某种体裁,过于拘泥形式可能会限制创作的灵活性和表现力。当然,体裁和格律在诗歌中也有其重要性,可以为作品增添韵律和美感。见什么写什么可能缺乏深度和思考,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这样的作品都毫无意义。毛主席强调文学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这是一个重要的理念。作品应该贴近人民,反映他们的生活和情感。每个人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可能不同,但最终的评判标准应该是它们能否与读者产生共鸣,能否给人带来启示和感动。在群里,有各位老师共同探索诗歌写作的良好氛围是非常宝贵的。这样的交流和探索可以促进创作的进步和发展。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观点和信心,同时也尊重他人的不同看法。文学领域是多元和包容的,不同的观点和风格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都市头条主编、许院主编洪新爱:著名爱国诗人许峰先生文思泉涌,视觉独特,具有很强的洞察力!诗词精炼简洁,咏物悟道,富含哲理,寓意深远,洋溢着深挚的爱国激情,扣人心弦!她还举了一首诗的说:“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著名爱国诗人许峰老师诗作,笔锋犀利,感悟人生,咏物悟道,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回味无穷,充满爱国主义情怀,感人至深,可读性强,很有教育意义,文学性和艺术性都很高深!非常值得推广学习!很多佳作读后爱不释手!《水族咏叹调》更是比喻十分适当,句句不提人,句句对号入座!发人深省!”
知名文化学者,原驻非洲大使馆工作人员、北大高材生张善廷:我非常同意许老师的观点和各位老师的意见。文学艺术是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再拔高些说,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无论什么形式的作品,都不能脱离这个基本前提。文学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拘泥于某种文学形式而偏离基本方向。毛主席早就说过,文学创作要百花齐放,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而且,我觉得,下里巴人还要多一些,因为它才是最贴近老百姓的。但愿,我们这个群,在思想观点统一的前提下,能够百花齐放,为社会主义的文学百花园增添一些斑斓的颜色。
五、今天要讲的这几首见许峰老师《中国百座名山题咏》主题诗集 55 至57 首。第110页至115 页。分别由方寸、邓三君、陈正老师点评。一起来看看:
一、咏唐古拉山
三江寻源唐古拉,化雪为浆济万家。
甘守极寒不毛地,哺育华园遍地花!
一一庚子年冬日于惠州
二、咏贡嘎山
贡嘎丽质拜天赐,菩萨脱俗亦情痴。
白雪秀水醉生灵,蜀山之王自成诗。
一一庚子年冬日于惠州
三、咏沂蒙山
一山小调出沂蒙,十六帝王竞祭封。
红嫂乳汁化甘露,齐鲁常吹古朴风。
一一庚子年冬日于惠州
唐古拉山,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北部与青海易处,主峰格控冬是长江正沱沱网的发源地,意古牧山集语意为“高原上的山",在蒙语中意为“维鹰飞不过去的真山”,唐古拉山西段为藏北内陆水系与外流水系的分本的,段则是印度洋和太平泽水系的分水岭。怒江,施沧江和长都发源于唐古拉山。
方寸老师诗说:这首诗名为咏山,实为赞水。唐古拉山脉是长江、澜沧江、怒江等河流的发源地。而这“三江”为中华文明的孕育和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化雪为浆济万家”,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这就是上善若水的利他情怀。这首诗貌似赞水,实则颂人。不管环境多恶劣,水始终无怨无悔地滋养着世间万物,使其生生不息。今天,各行各业的“最美逆行者”,依然前赴后继,无私守护“华园遍地花”。
贡嘎山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藏语“贡”为冰雪之意“嘎”意为白色,贡嘎山就是白色的雪山或是万年不化的雪山。贡嘎山以冰川闻名,山麓有现代冰川159条,其中著名的有海螺沟冰川、燕子沟冰川、贡巴冰川等,平均冰层厚度达150-300米。由于冰川侵蚀,陡峭的山峰高耸入云,直刺青天。
邓三君老师诗说:贡嘎山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被誉为“蜀山之王”。此诗描绘了顶嘎山的自燃风貌与人文景观,赞美了贡嘎山“醉生灵”的神奇与“曲威诗”的壮美。
沂蒙山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指的是以蒙山、沂山为地质坐标的地理区域。沂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史记》载,黄帝曾登封沂山。舜肇州封山,定沂山为重镇。汉武帝亲临至其下,令礼官祀之。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屡有增封,祀典不废。历代大家名士倾慕沂山,接踵而至。蒙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一直为文人骚客、帝王将相所瞩目。在革命年代,沂蒙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的革命英雄儿女。
陈正老师诗说:沂蒙山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屡有增封,祀典不废。故曰“十六帝王竞祭封”。《沂蒙山小调》一曲歌谣感天动地,充分反映了沂蒙人民无私博大的革命胸怀。诗人意指:沂蒙精神要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六、这三首诗老师们点评精准,诗人对山的简介也非常细致,体现了评论家们的洞察、理解、表达能力和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法和概括能力。笔者一直在研究许峰诗歌。总会把他的诗歌和行文手法与他不同时期所写的其它诗歌做对比,有时也会把他放到更宏大的历史场景中去比较,发现他的这几首,体现了一种“温醇”之境,与上文中提到的《台湾政坛小白脸》和下文中即将提到的,他的新作《昨夜暴雨》有显著的不同。尤其是与他的另一本主题诗集《四季如歌》中的一些组诗,比如《“娘炮”的叹歌》《反弹琵琶伎乐天》《网络文痞画》《文娱圈里“八骏”图》和《叹蛙鸣四首》泾渭分明。说明许峰老师的诗歌,一切都是遵循内心真实的表达。如果要一个形象的词来对比,这几组诗就等于是子弹呼啸时的战场,而上述那三首咏山诗,就像是在清风明月里闲庭信步的美好佳音。他的诗既有温醇之境,也有风雷之声。在这里不妨就温醇之境和风雷之声做一下名词解释:所谓温醇之境,就是指诗人的胸襟气度达到至高境界时所折谢出来的气质与修养,是广泛经历和深厚阅历后的温醇之声,是有容乃大的蔚然气象和兼融并包的大家风范。风雷之声就是瞬间产生的爆发力、足以能穿越时空的震撼之音。当两者的特质集中在同一个诗人的身上时,也就意味着悠然万象的心灵禀赋和大成境界也随之来临。
我们来看他的一首新诗,这首诗,是大成气象后所产生的风雷之声,有天庭之威,雷霆之怒,叩天一问,直抖凡尘。
昨夜暴雨
文/许峰
雷声阵阵贯长空,电鞭狂挥裂苍穹。
天公何如撕心肺?震怒凡尘多妖风!
一一草就于2024年4月26日广东暴雨之夜
这首诗的意象,取材于大自然的物象。风雨雷闪,本身就具有凌厉之气。加之诗人用叠词、动词、形容词叠加产生的艺术效果,使画面张力达到了令人恐怖的状态:“雷声”“阵阵”“贯”“长空”“电鞭”“狂扫”“裂““苍穹“,有如神仙斗法。诗歌结尾两句叩天一问,顿显英雄侠气,直击人心!限于篇幅,先只讲这么多。
总的说来。许峰老师的诗歌诗学,既含温醇之境,又有风雷之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性,是他永远不变的主题,他的诗歌诗学均已达到大成境界,这是顶级高手才有的标志。就像出神入化的武林高手,平时温柔遐迩,当他愤怒时,不怒自威,一种由内而外的剑气油然而生。再具体回顾:温醇之境就像那清风明月,令人心旷神怡。娓娓道来,在云淡风轻中诉说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悠悠岁月里的抒情旋律,体现出个我的修养和“清雅醇厚”气质,展示出知识分子知书达礼的独特的人格魅力。风雷之句像带着怒火的子弹,有穿越时空的力量,这两种诗歌体式,相辅相成,成就了独一无二的许峰诗学。在他《四季如歌》主题诗集中《风、雨、雷、电》《江歌湖韵》《岁寒三友》等组诗和这本《中国百座名山题咏》的诗集,有对大自然物象的描绘和赞美,也有云淡风轻的抒怀。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和画面感,如一道道电波或平和的风景,均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下一章节,我们再讲。(邹中海)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