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治“文梗”病
文/ 刘国昌
医学上有“脑梗”“心梗”病症,写作上则有“文梗”之毛病。
“文梗”,是笔者归纳出来的。不一定准确,但有点意思。今天咱们说一说这事儿。
一、何为“文梗”?它有哪些具体表现?
“梗”,梗塞之意。血管梗塞、血流不畅,就会出现头晕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文章也有这梗塞、不畅的情况。平时我们常说的“不通顺”“文意不畅”,指的就是这种情况。这里姑且称之为“文梗”。
“文梗”都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一曰“字梗”。
写文章讲究文从字顺,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一条就是不能有错别字。然时下有些稿子里的错别字太多了。
如把饰演周总理的演员王铁成,写成王铁城;
把演员王馥丽,写成“王复丽”等。
除了人名写错外,还有些字词也写错:
把“冲锋陷阵”写成“冲锋馅阵”;
把“襟怀坦白”写成“巾怀坦白”等。
看到以上这些“字梗”,跟吃饭吃出沙子一样令人讨厌。
二曰“句梗”。
搭配不当,句子不通顺:
1.学校召开……仪式。(仪式能“召开”吗?应该是“举行”才对。)
2.我校举办……重点项目开幕式。(这里的“举办”,应是“举行……开幕式。)
3.入学新生共同聆听“开学第一课”,(应是“一起聆听”。)
4.我校职能部门开展主题教育党课,(“开展……党课”,搭配不当。)
类似的句子在文章中一出现,就会形成“句梗”,让人读得不顺、读不下去。
三曰“段梗”。
写文章时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出枝冒叉”。
有一篇关于促进人才成长的评论文章,开头先列举了一些压制人才的现象,然后就此进行刨析: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杜绝这种现象产生?
文意本来很顺畅,可到了第5个自然段的时候,忽然谈起了古代“举贤不避亲”的典故,与整篇文章的主题游离、脱节,造成了评论的“梗阻”。
面对这种情况,毫无疑问当果断删掉,打掉“段梗阻”。
二、如何把“文梗”打通?
1.字斟句酌。
写文章讲究字斟句酌,对一字一句要“细抠细捋”。如果有个别字句用错、用的不合适,及时纠正。否则就会影响文意。
因此说,举凡为文之人都要养成”字斟句酌“的好习惯。不能浮皮潦草匆匆成稿,更不能一味求快不顾质量。
笔者在人民日报评论部工作时,有次写个内部报告将报社一人的名字写错,把“湜”字写成了“堤”。虽然当事人笑笑没说什么,但在我内心里却打下深深烙印:搞文字工作来不得一点马虎,必须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酿成大错。
2.梳理段意。
段落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段有一段要表达的意思,段段递进,最后将文章的整个中心思想表达清楚。
因此,梳理段意、协调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甚为重要。怕就怕段落之间没协调好、不通畅,形成“段梗”。
写文章讲究谋篇布局,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都要了然在心。千万不能写到哪儿算哪儿,那是行文之大忌。
3.气贯全篇。
我国文论家们曾指出,文贵意,也贵气。
这“气”讲的是“文气”。我们常说写文章要“一气呵成”,说明这种“文气”的重要性。有了这种“文气”,一气贯注而下。不仅让文脉通畅,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气势旺盛,充满感染力。
时下有些文章似乎不大讲究这“文气”,文章写得让人看得打不起精神来。这很影响文章的传播效果,应该尽快改正。
小结语
医治“文梗”病,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谁也不能保证写稿子一出手就是精彩华章,总要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这是一种正常现象。问题在于,当发现有毛病的时候要及时改正,坚持改正。不能一笑了之,不能浅尝辄止。
时下有些记者编辑写稿子之所以进步不大,甚至踏步不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尚未正视自己身上存在着“文梗”病,更没有果断改正的勇气和行动。这一点,给大家提个醒是必要的。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