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

学习收获君须记,最是奋发向上时—光明小学教师学习感悟分享(三)

2024-05-27 14:54:15    来源:原创    

图片

逐光而行,行将致远

     应急安全网(崔海广、王振) 2024年3月4日,在“儒雅”的沧州市新华小学,品味了一场数学老师们的教学盛宴,吴正宪团队来到沧州进行线下跟进式指导。初春的春寒料峭,丝毫阻挡不住老师们心中的热情。

      新华小学的王芳老师和数学界著名专家吴正宪老师同课异构——《分数的意义》,王芳老师执教的第一课时,从分数的产生及对整体“1”教学的把握,整堂课教学活动设计新颖,教学思路清晰。整节课,在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中,学生深刻体会到分数不仅表示数量,还表示一种倍数关系。再听吴正宪老师的课,真是一种享受!吴老师的课堂中,讲台前始终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在一起,学生一直是老师的助手,老师也一直把孩子当作课堂的主角,配合着孩子去做数学的事、引导着孩子走进数学的世界。她的课堂中,老师和学生是朋友,黑板是画板。在聊天中,在勾画中,就像她自己说的:聊着聊着就会了、说着说着就懂了!一堂课下来,听课的孩子们明白了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老师们明白了数概念教学的着手点。一切那么自然而然、那么水到渠成!

      70岁左右的吴老师竟不顾劳累为我们亲授一节《小数的意义》,她渊博的知识、亲和的教态、纯熟的教学技巧、巧妙驾驭课堂的能力无不彰显着她对教育的热爱、对讲台的眷恋、对孩子们的喜爱、对年轻教师的殷切希望!这一切,让老师们打心底更加喜爱、崇拜她!吴老师的两节课,让我对数概念的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尤其是数概念的教学要注意:

      1.在数认识中体现数感。数感的建立非常重要,教师要设计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2. 整体把握内容之间的联系:两个学段相关内容的整体把握和递进与衔接。

     3.鼓励学生进行数学交流,关注数的应用关于数的认识包括从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和数之间的关系、数的应用;其中数的应用不仅仅是一条主线,而且渗透在整个学习中。教学中要提供机会鼓励学生运用数来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教师姓名:李冬双

工作年限:27年

任教学科:数学

教育格言:教育是要点燃学生心中理想的灯火,让学生学会思考、探索、创新。‍

图片

借风唤花醒,聊赠一枝春

      非常有幸参与北派名师观摩课学习活动,使我能目睹了北派名师罗才军、张学伟、朱煜和赵志祥四位名师的教学风采,感悟他们丰富的教学阅历、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闻名遐迩的教学魅力,如同一阵微风吹进心里。

       温文儒雅的罗老师在授课的一开始就让我见识了何为“名师”,巧妙且轻松地让学生自己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教给学生同时也教给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即是“用”。罗老师的课堂氛围轻松,让学生言语间学到知识,巧妙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到真知。语言幽默地化解学生答题失误的窘境,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步步引导,层层递进。罗老师的课堂并不止于学习,还锻炼了学生的的思维方式,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矛”“盾”的结合点。

      张学伟老师幽默风趣,与学生打成一片,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张老师没有一句解释,通过了解文本情境、模拟情境、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并能结合语境学会说话。

      朱煜老师,带领同学们欣赏丰子恺的多幅漫画,这看似像是与《手指》无关的无用功,实际确是教会学会如何欣赏分析语言文本的表达方式。朱老师先是带领大家提取“大拇指”优缺点的有效信息,然后把课堂交给学生分小组认领任务,轻松地攻克难题。

      赵志祥老师一进入课堂一扫一天的疲惫,声情并茂的语调、诙谐幽默的语言不仅吸引了学生,也让所有的老师都在享受赵老师的课堂。赵老师和孩子比赛阅读,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指导孩子们读的引人入胜。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从多个方面赏析了“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并且懂得了“知止其所不知,至矣”这一人生哲理。

      这次活动可以说让我大开眼界,通过这次的听课学习,我提升了自己的认知,把学到的东西放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实践,在实践中结出累累硕果,还它一个满园春色。

教师姓名:李志丹

工作年限:10年

任教学科:语文

教育格言:师道如水,润万物而无形、无声。




[编辑:岳丛林]
免责声明:应急安全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安全重于泰山
文明交通
消防安全
关于我们
中国应急安全网是由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通过整合即时权威资讯,以全媒体报道模式,全面介绍中国应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突发事件,为创造安全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应急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合作:18910092677  15811513338
电话:010-85795675
微信:18910092677
QQ:962409631
邮箱:china_yjaq@163.co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

官方微博

网站简介| 组织架构| 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招聘英才|网站声明|人员查询|志愿者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主管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产业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10092677  京ICP备1902239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430号

版权所有:北京匡正应急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 YJAQ.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