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昆明11月29日电 题:裸电线穿管、志愿者服务、户不生明火……大理古城“防火墙”咋筑的?
新华社记者彭韵佳
“沙大爷,我们来检查灭火器咯!”云南大理镇五华社区居委会主任杨春霞一边冲里面喊,一边迈步跨进沙家院。
这是大理古城内日常防火检查的一幕。
近年来,文物古建火灾频起,传统文化载体在大火中付之一炬,造成巨大历史文化损失。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保存着大量明清古建筑。进入易发生火灾的冬季,大理古城积极开展防火工作,筑起一堵“防火墙”。
走进大理古城,青瓦白墙、土木样式的矮房在两侧毗连而建。拐入巷口便是沙家院,由三面木楼和一堵照壁合围而成。
木制围合式建筑,加上过近的房屋间距,使得古城内部耐火等级很低。“如果一处起火得不到控制,就容易形成以点带片、以片成灾的局面。”大理市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蒲雄说。
不同于传统老宅,沙家院内没有一根裸露的电线。“我们对所有裸露电线做了穿管保护。”蒲雄介绍,穿管保护能有效降低电路过载引发的火灾隐患。
为调动原住民改造线路的积极性,自2015年起,大理古城实行“4+3+3”的模式,即由原住民出资40%,市古保局和社区居委会各出资30%。目前,2400户原住民已经全部完成穿管保护。
“有政府帮忙,负担轻多了。”沙大爷名叫沙庆伦,今年67岁。他说,沙家院里年轻人陆续搬走,原本住20多口人的院子,只余下七八位老人。
像这样的院子还有很多,常住户多半是上年纪的白族老人。他们很少说普通话,基本都用民族语言交流。
“这儿的老人警惕性比较高,一听不是本地话,基本不开门。”蒲雄说,“是好事儿,但不方便开展工作。”刚开始,消防救援队上门做安全宣传,时常碰壁。
为此,大理市消防救援大队与当地妇联合作,成立25支金花志愿服务队。450名本地志愿者挨家挨户登门,为住户普及木制建筑的火灾隐患和防火常识。“我们结合白族传统的大本曲,创作《金花唱消防》,把防火知识用白族语言唱给住户听。”大理市妇联主席李建梅说。
沙家院所在的五华社区有546家商户,1765家住户,常住人口约4000人。“社区成立9个居民小组,和志愿队一起,定期来住户家里检查设备。”杨春霞在沙家院檐廊下,熟练地查看灭火器上的压力表、保险销和喷嘴。
“原来不怎么注重防火,老房子嘛,能住就行。”沙大爷说,以往看到电器插头冒火花,他们就拔掉再插上,接着用。金花志愿服务队上门讲消防安全后,沙大爷才明白防火的重要性。
现在,沙大爷积极响应社区号召,逐渐淘汰“土灶台”,改用液化气罐和电磁炉,避免木柴烧火的隐患。“平时就我们几个老人,做饭基本都用电磁炉,只有儿女们回来才换煤气罐。”在沙大爷家的厨房里,原来的“土灶台”已被封上,另一侧干净的灶台上只有电磁炉和煤气灶。
古城旅游业发展迅速,高客流量也为古城防火带来挑战。
在大理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严家大院内,消防蓄水池掩于地下。“我们配备手抬机动泵,抬起石板,就可以抽水灭火。”严家大院博物馆消防管理员董锦汗说。此外,院内角落里随处可见木制箍桶,蓄满清水,以备应急。
为将火灾风险降至最低,古城内的商家不允许用明火,同时限制用电。
“鲜花饼就是卖个热乎,拆了烤箱,生意不好做。”一开始,对消防员指出的安全隐患,商家罗女士不理解。听完消防安全课后,罗女士态度有所转变,“古城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应该为保护古城贡献力量。”
大理古城从原住民到商户、从社区到政府,建起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古城“防火墙”。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