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宜昌讯:矛盾纠纷错综复杂,咋办?去一趟综治中心!
群众遇到难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综治中心找答案!近年来,宜昌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建强各级综治中心为重要抓手,全力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投、保障下倾,持续深化全市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工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宜昌奠定了坚实基础。
夯实基础:四级综治中心同下“一盘棋”
“感谢西陵区综治中心,这事已经过去6年了,我本来不报希望了,没想到还是拿到了工资,我代表25名职工谢谢你们。”近日,宜昌某企业职工代表王林(化名)来到西陵区综治中心表示感谢。西陵区综治中心多方联动、高效解纷,用10天化解了一起拖欠25名职工工资的矛盾纠纷。
这是宜昌综治中心高效运转的一个典型案例。宜昌按照市级突出“预测预警”、县级突出“实战指挥”、乡级突出“一线处置”、村级突出“末端触角”功能定位,细化制定《宜昌市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南》。各县市区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建设,实现全市“一盘棋”。
综治中心开展矛盾纠纷研判调度
宜昌市综治中心依托信息化手段团队作战,加强与各地各部门的工作衔接、业务协同。县级中心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原则,设置综合研判调度、群众接待、矛盾纠纷调解、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科技法庭、社会心理服务等“实战”功能室。乡镇(街道)中心突出群众接待、矛盾纠纷调处、社会心理服务、法律咨询、网格管理服务等功能。村(社区)中心突出接待群众、矛盾纠纷调解、社会心理服务等功能。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1742个,实现了全域全覆盖,织就了一张全域解纷网。
规范流程:打造“一站式”矛调平台
“双方换位思考一下,各让一步,问题就好解决了。”近日,西陵区综治中心成功调处了某连锁商业公司员工陈某的工商保险待遇纠纷,陈某和公司当场签订《调解协议书》和《司法确认申请书》。
2023年底,陈某在工作时手指受伤。经公司申请,人社部门认定陈某本次事故伤害为工伤,鉴定为伤残十级。因公司尚有部分伤残就业补助金和经济补偿金70000余元未支付,陈某向法院提请诉讼。2024年底,综治中心调解员顾平收到法院移交的文书,联系双方当事人调解,但公司坚持走法律程序。顾平多次与该公司沟通,从法律层面讲清法律规定和企业该承担的责任,从道德和人情方面,请企业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公司负责人被顾平的诚恳触动,终于愿意参加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
“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一名综治中心调解员,就是要把群众的事当‘家事’。”顾平说。
综治中心接待来访群众
据介绍,全市综治中心实行一窗无差别受理,做好告知引导,受理窗口、单位坚持首接首办、接诉即办,提高初访一次性化解率。公开办理路线图、办理流程、办理主体,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全面推行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三两制”,将95%以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统筹部门、社会组织、基层组织等力量,打造联调平台,推动人民调解与诉讼、仲裁、信访等多种解纷方式有机衔接,变“单一调解”为“联合调解”“综合调解”。
创新机制:各方形成工作合力
3月26日,在点军区土城乡的一次“屋场会”上,村治调主任和人民调解员对一起田界纠纷进行化解,两名当事人很快达成一致。
宜昌点军土城乡坐落于宜昌城区西大门,辖区山林土地众多,田界纠纷突出。土城乡综治中心紧盯田界纠纷“明确界线难、交流协商难、达成共识难”特点,把调处现场搬到田间地头,发动驻村民警、村干部核实双方的土地使用档案资料、证人证词,从源头上为当事双方提供田界确界。今年以来,田界纠纷同比减少45%。
综治中心深入现场为群众调处纠纷
在调解中,通过“说土话、话家常”,用真心话、互谅话引导群众换位思考。巧用事例,发动身边人身边事讲政策、讲情理,讲明白处置意见,矛盾调处成功率不断提升。
为提升矛盾调解效能,宜昌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以市综治中心为“信息中枢”,对“警情、访情、诉情、社情、舆情”进行分析研判,实现矛盾风险早发现、早处置。强化县乡两级中心“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化解,实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公安、法院、司法、信访采取常驻、轮驻等方式,其他职能部门根据需要参与矛盾风险研判和处置。村(社区)综治中心发动网格员、义务巡逻队、治安中心户等力量,筑牢矛盾风险排查、发现、预警、化解等“第一道防线”。
目前,全市已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2140个,有69个交通事故、医疗纠纷、婚姻家庭等领域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9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进驻县级综治中心办公。黄传教、官守国、谢军等一大批金牌调解员用丰富的经验和无私的付出守护着一方和谐。
全面推进:因地制宜“百花齐放”
在坚持标准、统一规范基础上,宜昌各地因地制宜推进综治中心建设,提升工作质效。
枝江市投资200余万元建成全省一流的县级综治中心,政法委、信访局、网格监管中心、群众信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等多家单位集中办公,建立完备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研判、销号机制,实现“矛盾一站化解,平安共同缔造”。
猇亭区结合辖区企业多、涉企矛盾复杂的实际,在全省率先建成集普法、调解、仲裁、法援、公正、复议、鉴定等职能的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涉企“全生命周期”公共法律服务。
西陵区统筹社会资源共治,组建“律师服务团”、建立区域“心理人才库”,打造“综治中心搭台,社会组织承接,志愿者参与,群众受益”共治模式。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建成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的综治中心,县委政法委书记随时到中心“坐堂问诊”,高效推动全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被授予全国信访法治化工作试点县。
远安县综治中心构建矛盾纠纷“123”联调共治机制,深化“法院+工会+人社”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成立全省首家社保费征缴调解处理中心,在全市率先成立平安志愿者协会参与社会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率位居全省前列。(申明)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