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带来了冲击,为帮助它们渡过难关,中国大力实施金融扶持政策,号召金融机构对小微经营群体精准放贷。
金融科技企业在应对疫情冲击方面表现出的这种独特优势,归因于其数亿个人用户及近亿商户的场景能力,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大数据风控能力。金融科技企业将场景与用户开放给银行,超越了银行向第三方开放数据和服务的传统模式,令银行在开放的场景中精准触达并服务用户,这是当前银行与科技企业等联合创新的结果,是构建以用户价值最大化为宗旨的开放银行生态的一种有效尝试。在相关政策指引和良好金融科技生态推动下,中国开放银行逐步走上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从开放银行走向开放生态
从最初业务开展依赖线下网点与人工,单纯注重运营效率提升的传统银行,到借助金融科技实现渠道升级,降低运营成本的互联网银行,再到通过共享数据服务实现开放、提升金融服务便捷性和可得性的开放银行,银行不断沿着开放和转型的道路向前延伸,逐步实现从线下到线上、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从全功能的独立体系向开放式的平台、从重资产、轻交易向轻资产、重交易的转变。可以说,开放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转型突破的重要方向,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的开放合作,也是搭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普惠的必然方向。
基于开放的转型升级方向形成的开放生态,至少包括“账户层-中间层-生态层”等三层生态结构。其中,由金融机构构成的账户层主要为开放生态提供数据及底层金融服务,中间层在开放生态中主要承担数据流通和技术支持作用,搭建账户层与生态层的桥梁。拥有大量应用场景的生态层作为开放生态中最接近客户的一层,直接面向C端、B端用户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监管层要特别注意制定行业统一的准入标准以及数据信息的保护,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用户是数据的最终所有者,也是开放生态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重要的是,通过“账户层-中间层-生态层”与监管层的多方位协作,让更多用户能享受到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使其价值实现最大化。
开放生态的形成,将使金融服务无缝嵌入到生活场景中,这也意味着,银行可能不再是一个物理上能够感知到的概念,也许客户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访问了自己的银行账户、使用了某个金融产品,也许当其在餐厅、购物商场乃至健身房等场所产生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时,打开某个生态方的APP,甚至“银行”二字都不会出现,但银行的服务就在那里。
开放银行已是全球大势
从概念萌芽到如今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开放银行只用了短短的几年时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落地实施,加快布局。
从全球范围来看开放银行的进程,尽管开放顺序有先后、开放内容有差异、开放重点有不同,但是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加快开放的步伐已是共同的趋势。特别是在金融科技推动金融创新涌现和金融格局调整的大背景下,理应尽早开放、尽快开放,以抢得此轮新金融发展的先机。
商业银行发挥自身优势,运用科技手段开展金融业务,对外开放技术及业务能力。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也与银行积极开展合作,拓展业务边界,共同打造良好的开放生态,形成拥有开放、共享、生态等理念的金融展业新模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面向小微企业和普通大众的金融服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银行通过开放银行的模式进入网络消费、数字生活的场景,服务小微和大众金融消费者,成为中国特色开放银行的最佳范本。
借势推动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
既然开放是顺应时代发展必然的选择,那么就应该借助开放银行发展之势,更多地思考中国银行业如何更好地走向开放,从而实现数字化转型。
开放银行的核心是数据,数据治理是商业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商业银行应该在推进数据治理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赋能或者合作赋能的方式,综合提升银行数字化程度,打造“无处不在”的开放银行。目前,多家银行正在搭建开放平台,这种数字开放平台不仅可以实现银行内部各业务部门的开放整合,向客户输出整体金融服务能力,同时还能引入第三方机构非金融服务,将企业纳入这一开放平台中,搭建数字化的开放生态。同时,银行也要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把原来的整个IT架构移植到APP中,将金融服务植入到客户场景里,实现合作赋能。此外,开放银行建设不仅要求银行提升技术能力,更意味着银行传统组织机构、风控体系、运营模式、服务理念等实现全方位转变。
对于互联网巨头、金融科技公司以及提供IT服务的科技公司,在开放银行浪潮中,应不断适应开放银行模式下的银行与场景深度结合的特征。专注自身特色,通过提供优质的IT技术服务,或输出成熟的相关技术、经验以及在场景中的解决方案等方式,顺应开放银行趋势。
对于监管部门,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银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加快出台指导意见,强化开放银行顶层规划,避免市场“重复造轮子”。既要形成保障客户隐私的安全法规,也要构建利于促进发展的监管框架与业务规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引导传统金融机构、第三方机构等开放银行参与方自主开放数据,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系统的互操作性。同时,要加强资源整合,鼓励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规模的金融机构组成金融科技联盟抱团发展,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浪潮。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执行所长、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