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 承德讯(张立军 赵嘉兴)承德猎鹰应急救援队圆满完成兴隆县“7.28”洪灾救援救灾任务,不仅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胜利,更是一次“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应急联动机制的成功实践。猎鹰救援队在行动中深刻体会到政社紧密合作释放的巨大效能,为未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高效指挥,行动之基 猎鹰救援队坚决服从承德市、兴隆县两级应急管理局的统一指挥调度。救援队负责人表示:“在市县应急管理局的权威指挥下,我们能快速获取准确灾情、明确任务优先级、高效协调各方力量(包括政府与民间),并获得必要的交通、通讯等保障支持。这从根本上避免了社会力量单打独斗可能产生的混乱和盲区,指令清晰、响应迅速、协同有力,极大提升了整体效率和安全性。”应急管理系统作为法定指挥中枢的作用在此次行动中得到充分彰显。
强力保障,破局关键 灾后救助阶段,兴隆县民政局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政府在物资筹措、大规模调配、镇村协调、公信力方面拥有天然优势。”救援队坦言,“民政局迅速、有组织地解决了‘找什么样的物资’以及‘如何精准对接需求’这两个核心痛点,让我们这支专业队伍从‘找米下锅,难端饭碗’的困境中解放出来。”猎鹰救援队得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他们最擅长的“最后一公里”末端执行——精准、快速地将物资送达村民手中。“政府管粮草,专业队伍管配送”的模式,实现了资源整合与专业能力的最优互补。
渠道畅通,精准落地 政社合作成功打通了“政策-资源-需求”落地的关键环节。政府(应急局、民政局)掌握宏观灾情、政策要求和资源池;猎鹰救援队则凭借其深入基层、机动灵活、贴近群众的优势,成为高效传递政府关怀和精准落实救助政策的“神经末梢”。同时,救援队在发放物资过程中收集到的村民实际困难和具体需求,也能及时、有效地反馈给政府部门(如民政局),为后续政策调整和资源精准分配提供了重要的一线依据。
公信叠加,效果倍增“村民看到救灾物资是由政府部门统筹提供,并由我们这支本地化、可信赖的救援队发放,他们对物资来源的可靠性和分配的公平性更有信心。”这种政府部门权威公信力与社会力量专业亲和力的结合,显著增强了救灾工作的整体效果和社会认同感,有效维护了灾区社会稳定。
能力互补,体系完善 此次行动清晰展示了政府强大的统筹力、资源保障力与社会力量(如猎鹰救援队)的专业性、灵活性、快速响应力之间的完美互补。这种合作有效弥补了单一主体在应对巨灾时的能力短板,共同构建了一个更加完善、更具韧性的灾害应对体系。
反思与展望行动中也暴露出通讯装备(损失对讲机2部、中继台1套)和自筹应急资金3万余元(燃油费、高速费、食宿、药品、保险等)不足的短板。承德猎鹰救援队表示,将“苦练内功,提升专业化水平”,努力加强装备储备和应急资金储备。队伍热切期盼未来能与政府部门深化合作机制,探索更规范、更高效的模式,如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开展联合演练、共同制定协同预案等。作为政府救援力量的重要补充,承德猎鹰应急救援队将继续致力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提升区域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贡献更大力量。此次兴隆救灾,是政社携手护佑民生的生动典范。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