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

郑成明,一群退休老人的善行人生

——在清河县县委党校年轻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上的演讲

2022-11-13 14:19:53    来源:应急安全网    

站在与年轻干部互相学习、平等交流的位置,汇报一下我们几十名老党员干部退休之后十年做公益慈善的情况,题目可叫《一群退休老人的善行人生》,或者叫《公益慈善,一群退休老党员老干部晚年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所》。

退休之后做什么?受党性觉悟和共同人生观的驱使,以及传统文化的长期浸染,我们几十位退休老党员干部走上了以兴学支教、救难济贫和传承传统文化为重点内容的公益慈善之路。至今已坚持了十个年头,感觉很充实,很有意义,很有成就感,大家也乐在其中。

14233115682323348_2.jpg

孔子曾提出“君子三戒”: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得。我们这些老人既然不想得到什么了,最好再有所舍,为国家为社会为别人,特别是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而舍——舍钱财舍功夫舍情感。因而做公益慈善就成了我们的最佳选择。

我曾撰两联以表志意:桑榆未晚,不负慈善胸臆;夕照有情,尤欣公益人生。观多彩人生,安仁最美;阅流金岁月,偕爱致祥。

风生水起的三个社会组织

自2012年至2018年,素有“运河古郡”之称,改革开放之初创造“北方温州”神话的清河县,开创性地诞生了三个社会组织:河北省清河县教育基金会、清河县慈善总会和清河县农耕文化展览馆。那时我已从副县长的岗位上退休,于是在我的组织带领下,前后有40余名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成为了其中的志愿者。经过多年努力,组织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挥的作用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教育基金会的创始人是清河著名企业家、慈善家李文勇。他捐资1000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1000万元,2000万元原始基金使其成为全省最大的非公募基金会。李文勇兴学为善的非凡之举,得到全县各界广泛赞扬。有一联语赞扬他:巨资兴教,功贯古今;大智兴业,怀兼义才。

由于是教师出身,又分管教育多年,大家推举我为首任理事长。

自此,开启了我晚年人生的公益慈善之旅。

14234704417304720_2.jpg

大概是缘于对教育基金会的看重和对我的信任,2018年10月,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依托教育基金会的优势资源和组织基础,又成立了清河县慈善总会,我又被推举为首任会长。

自那以后,就形成了“一套人马两个牌子”的独特管理模式,被《慈善公益报》称之为“走出了一条教育慈善相互融合、互动发展之路”。“双会”如同两翼双轮,分别以奖教助学和救难济贫的不竭之力,助推着全县教育和慈善事业的发展以至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

教育基金会和慈善总会的业绩博得社会上一片赞扬。截至2021年底,“双会”以接收捐赠为主的总收入超过亿元大关,达到11091.48万元,以支教和救贫为主的公益性支出分别是2591.94万元和2093.57万元,奖助师生12282人,救助困难人员14171人。

“清河慈善蔚成风,正气昂然映碧空。”最能展现清河仁风善举和“双会”社会信誉度的,莫过于今年春季的抗疫捐赠了。

14240099293300632_2.jpg

清河自2022年3月3日发生疫情至月底,共有800多家爱心企业(团体)、1万余名爱心个人总计捐赠款物近2000万元,有力地支援了全县抗疫的高效推进直至全面胜利。这次爱心支援行动之快,人员之多,范围之广,数额之大,创下了清河慈善历史记录。

事后,我曾在《举县抗疫、慈善助力》一文中写道:“此次抗疫捐献,充分彰显了世间慈善的美丽和力量,可谓清河人民经济富庶与精神风貌的一次集中展现,成为大美清河大爱清河最具代表性的时代名片,必将作为44万县民引以为傲的非凡事件而永远彪炳于清河史册。”

2021年,经过河北省民政厅按照国家民政部的标准组织评估,清河县教育基金会和清河县慈善总会双双被评为“河北省5A级社会组织”。《慈善公益报》曾以“河北有佳音、清河传佳话”为题作了长篇报道。到目前,“双会”的理事会员从开始的6人,发展至655人。

14241326292611593_2.jpg

在“双会”成立之间,我自己出资,组织十几名老同志在县内外收集旧农具等老物件,于2015年4月,在坝营镇政府的支持下办起了在河北省此类主题最大的“清河县农耕文化展览馆”。这个馆已藏有300类4000余件展品,分为耕耘、粮食加工、交通运输馆等13个展室。到现在已接待参观者达10万余人次。

2020年9月,清河县委组织部专门为农耕馆拍摄制作了一个专题片,题目为“不忘初心,乡愁铸魂”。此片被河北省委组织部评为电教片一等奖,并被中组部推介为全国党员教育教材。志愿者自己编写的《远去的背影——清河县农耕文化展览馆藏品录》一书,被河北农业大学选为参考教材。

现实而深远的三个宗旨理念

“聚力兴学,为善谋道”,是教育基金会的宗旨理念。2016年7月,《光明日报》以此为题对基金会作了报道。

聚全社会之力兴办教育,这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所在。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家庭亦是如此,要想从长计议改变面貌,必须抓教育抓人才。

教育基金会的同仁拥有浓厚的教育情结,一心支教助教,一心为师生着想,把“人人爱孩子,人人助教育”作为广告语广为传播,把“让每一位学生顺利就读,让每一位老师安心支教”作为本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每年都组织较大规模的教师慰问活动,凡是在清河当过老师、现在不管居住何处,基金会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敬意和问候。

教育基金会和慈善总会功德榜两侧有一幅对联:“兴学支教功高昭日月,救难济贫德懿暖春秋”。世间什么功德可与日月同辉?唯有支教兴学;什么举动能温暖社会、烙印历史、温馨人间?唯有救难济贫,为善谋道。

谋道怎么讲?在一次企业奖励教师仪式上,我曾讲过三句话:从教即从善,商道即人道,谋道即谋真善美。也就是谋人间正道,追求世间一切美好——愿山河无恙,家国平安,人世间没有伤害,没有仇恨,没有邪佞,到处春暖花开,惠风和畅......

尊强扶弱,敬富济贫——慈善总会这八个字的宗旨理念更具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1424303681864589_2.jpg

公益慈善,人人可为,人人可享,但就现阶段而言,真正的主体、主要的力量,应是富甲一方的成功人士。

在教育基金会成立之始,我曾预言:富达之人的积极参与并竞相表现之日,即为慈善组织发展壮大与慈善事业辉煌灿烂之时。事实果真如此,双会募捐收入的90%,均来自于爱心企业和爱心企业家。实际情况表明,没有企业的慷慨解囊,仗义疏财,就不会有充裕的善款救助弱势群体,慈善组织也就难为无米之炊。

我们对改革开放后富起来的富裕阶层予以尊敬与推崇,就是希望他们树立“达则兼济天下”的意识,富而好礼,富而好义,既做企业家,更做慈善家,以实力和德行成为义利并举、富贵相兼的名门世家。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显然,这离不开靠道德力量、以捐赠为手段的第三次分配作用的充分发挥。

实际上,企业和企业家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获取了一定的社会信任资本,得到更广阔的的企业发展和市场销售空间。有捐赠有回报,有舍有得,互利双赢。

农耕馆的宗旨理念是十二个字:记住乡愁、留住根脉、赓续传统。

这几年叙说乡土,表现乡愁的文字很多,其中不少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并没有领会“乡愁”的本质意义。那么,我们说记住乡愁要记住什么?是要记住刚到这个世界、承接自己生命的地方,记住祖父辈繁衍生息、薪火相传的生存地,记住一生劳苦、可称为子女而活的父母,记住作为社会一个缩影、满载乡愁的村庄,记住被父辈视之为“父母”的一方泥土,记住世代艰苦劳作而难得温饱的庄稼人,记住春种秋收夏长冬藏的艰辛历程,记住一脉相承的本土文化和历史文明,记住教人“不虚、不私、不斜、不妄”的宗德祖训......

要记住故土的一切,一切的乡愁,既有合家团圆的怡乐和丰年的喜悦,也有失亲的悲伤和灾岁的苦难;既有撩人愁思的悠远图景,也有发人深虑的现实境况......当然,有些回忆是美好的,乡愁亦有几分凄美。有位作家写道:“即知消失何必来寻呢?这就是矛盾,矛盾于心成乡愁……上天偏教这物的逝去与情的割舍,同时作用于一个人的身上,……这就有了几分悲剧的凄美,一种温馨的淡淡的忧伤。”

但不论乡愁是大悲大恸,还是悠悠思念,都是人之心灵的正常脉动。怀旧是一种人生之中的健康心态,年岁越长越怀旧,甚至有人说“衰老是从怀旧开始的”。这没什么不好,关键是把旧时光中有益的美好的东西追忆挖掘出来,在调整安抚自己心灵的同时,也给别人带去益处,这样的怀旧就显得更有意义。《满载乡愁的村庄》《回不去的村庄》《何以为家》,这几本书都不是悲切、消沉的情调,而是真实地还原旧时父辈的生产生活场景,以鲜活的清纯的乡情乡魂乡德启示今人。

乡愁是一种爱,更是一种痛,一个人的思念之痛、一种记忆之痛,也是一种自然的创伤之痛,一种社会的反思之痛。记住乡愁,不仅仅是情感上的眷恋,还应看作是一种责任的表达——我要为家乡故土、为我曾经生活或工作过的地方做点什么,哺育之恩、桑梓之情、友人之谊该如何报答?

14244511183130746_2.jpg

几十位农耕馆志愿者就有着这样的报恩情怀,所以他们的行为才令人感佩。“一腔痴情,宣传历史文明既成佳话;几副憨态,奔忙农耕展馆良有美谈。”

我们对留住根脉的解读,似非浅薄之见。

世上万事万物皆有根,包括动物、植物、事理。对根的追寻与膜拜,是人的文明天性。植物没有根,就没有生命;人忘了根,一定走不远;发展丢了根本,一定走偏走错。

留住根脉,包括我们生命的根、生活的根和精神的根,表现为有形与无形,物质与非物质。保护好具有各类代表性的古村落以及典型的风景风物,如古宅、古村、古井等及各种本初的生产生活资料,是为后代留下农耕历史的文明文化标本,让他们对自己的文明在精神上有家可归。如果说看得见摸得着的老东西都没有了,本土文化与历史文明,也就是我们的“根基”,离没落消亡不远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清河县农耕文化展览馆在展品收集中,坚持“以本土为主、大众为主、农耕为主”的“三为主”原则,“宁缺勿仿、宁旧勿新”,力图真实反映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及社会发展轨迹,系统展示农耕文明和一脉相承的乡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括来说,就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具体来讲又可分为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三个方面。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敬天惜物、御欲尚俭、修齐治平、知常达变、开物成物等等,对照古人的这些思想理念,我们要结合当下实际制订好的政策措施,在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上不走弯路,并做出成效。

观乎人文、化成天下,追求至仁至美,由个人到国家,由爱亲人到爱国家,将家庭、社会和国家融为一体,树天下情怀,做明大德之人。这种传统的人文精神,在眼下新的时代都具有现实意义。

传统美德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诸如忠孝节悌、礼义廉耻、崇德尚善、家和万事兴、勤俭持家、耕读传家等等。勤俭持家永不过时。

“披星戴月,躬耕力作,先祖何其苦;住楼驾车,美食靓衣,吾辈能不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加强对不谙世事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尤以惜物勤俭教育已刻不容缓。“耕读传家”也很有现实意义。

古人说:“事稼穑、丰五谷、养家口、立姓名,乃以为‘耕’;知诗书、达礼仪、立高德、养身性,乃以为‘读’。”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对现代社会不从事农耕行业的人们来说,耕就是兢兢业业干好工作,精益求精钻业务,并且锲而不舍、乐此不疲,争取做出卓越的业绩;读就是如饥似渴学知识,增长才干,完善人格,做到德才兼备,即为“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为更好地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的道德规范,农耕馆把这一方乡村的乡规民约、能够传播的家训,以及流传于农村的格言、谚语、“老话”收集起来,印成图文予以散发,使宣传教育更接地气,更具效果。

高度自律的“五个一”“四个有”

清河县教育基金会和清河县慈善总会有驻会工作的近20名志愿者工作人员,自始至终坚持自己制订的“五个一”规定:志愿者不要一分钱工作报酬、不收受助户一分钱礼物、没有一分钱公款吃喝、不因工作在会员单位吃一顿饭、财务上不允许有一分钱的报销变通。“五个一”已在县内外传为佳话,成为亮丽名片。

坚持不乱花一分钱善款,洁身自好,高度自觉,表里如一,实属不易。在“双会”所属的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中,有不少星级宾馆、烟酒公司,但志愿者都力拒所请,从不光顾。财务报销一律公开透明,丁是丁,卯是卯,不搞半点虚假。我们的信条就是常说的话:真心做事、真情待人,头顶神明、虔敬在心、正气盈怀、清气满腹,心清似月、气浩如虹......

为使慈善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适应高尚而越来越重要的慈善事业,我们又提出了“四个有”的更高要求。

有格局。人的格局包括眼光、胸襟、胆识、境界、站位等心理要素。这里的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精神道义的关系,即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做一个大方大度大气之人。过去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在当前被有些人称之为“金钱社会、物化时代”的当下不能保持清醒头脑,甚至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为富不仁,一毛不拔,那不仅是没有格局,乃是“精神贫困户”了。

不管是穷还是富,职位是升还是降,必须始终持守两条线:绝不能超越道德底线,绝不能触碰法律红线。

有情怀。首先要有浓烈的家国情怀,作为慈善工作人员还必须拥有以做慈善公益的方式为党为民无私奉献的信念和心境。

悲悯情怀与恻隐之心是慈善人的基本品质和应有德行。“双会”志愿者们一旦发现特困特难人员都会尽力而为,一方面立即研究救助,一方面志愿者带头捐款,并组织更多的爱心人士共同行动。倘若见困不扶、见死不救、见义不为,就被视为铁石心肠的不善之人。

教育基金会和慈善总会不少是家庭困难的求助者。为表达对求助者及所有来客的尊重与礼貌,总会要求接待人员做到“五步曲”:一起立、二让座、三倒水、四办事、五送客。有客人曾说,“双会”里面没有一点官气衙风,有的只是爱意温情。

有能力。指的办事办文能力,包括业务、交往、协调、公文写作等方面。文字是被多数人忽视的一种能力,其实它是机关工作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慈善组织亦然。如果文字水平低下,那慈善宣传怎么搞,慈善文化如何深入,慈善事迹怎能写好,慈善的日常工作怎么上通下达?事实上,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应该是智勇双全、文武俱佳。

有时间。做任何事情,都往往以时间作保障。慈善工作人员,如果不能付出时间就等于没有干事,几乎没有不占时间的工作。我们说一个人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那就是说把全部时间全部精力都拼到事业工作上去了。做慈善,要真心去做,用工夫去做,关键时刻比如救灾救急,还要接得上派得出干得好。能不能拿出大部分时间做公益慈善,很大程度上讲也是真做与假做的标志。当然,受家庭情况的限制,难以抽身,无暇顾及,那则另当别论。

再次感谢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我们愿与广大爱心人士一道,施仁不辍,善行不止,努力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在助人济世中延续自己美丽的善行人生。(宋祥宇根据记录整理)

郑成明党校演讲引起反响

2022年9月6日,郑成明会长以《一群退休老人的善行人生》为题,在清河县县委党校年轻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班上作了演讲。从讲课到讲稿发出,引起了较大反响。

石祥(著名军旅诗人、歌词作家):这是一堂很好的道德教育课,可以更广泛地向青少年讲解。本身也是一种善行。祝贺!

张晓青(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此文情感真挚,文字优美而平实,触动内心,发人深省,学习了。

刘江滨(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讲得好,了不起!

周永华(邢台市统计局原局长):我十分兴奋地拜读了演讲稿,一个无比光辉共产党员的形象出现在眼前。一句敬富济贫,巧妙地处理了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关系。引导先富之人增強社会责任感,主动、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受到资助相对贫困的人感受刭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最终带来清河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这比“压富”济贫高明多了。捐资助教、弘扬农耕文化、着眼于人才培养,传承中华美德,意义更加深远。你是老党员老干部的楷模。昔日的小兄弟,当今的大英雄。老兄为你骄傲、自豪!

黄增瑞(河北大学教授):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大家学习的榜样!

邱万明(清河县人大原副主任):有的人在位时,在台上长篇大论,慷慨陈词,而退休后,连话都说不成了。而有的人在职时,高调作事,低调做人,退休不退志,弘扬真善美,安排工作头头是道,讲话有感而发,条理清晰,这才是真本事呀!!

董德双(清河县人大原副主任):人生楷模

栾保磊(清河县政协副主席):一气读来,茅台20年的味道,那么醇厚!读罢欲搁不能,回味悠长!

霍丽霞(清河县政协副主席):这是一位长者,善者,智者给予年轻干部的宝贵精神财富。用心读一遍,就会感动一次,体会更加深刻一层。

由衷感慨,对改革开放后富起来的富裕阶层予以尊敬与推崇,让他们树立“达则兼济天下”的意识,富而好礼,富而好义,从而以富达之人的积极参与并竞相表现,保障充裕的善款救助弱势群体,让社会有了爱,更了温度;

由衷感慨,“五个一”和“四个有”,以敬畏之心,博爱之举,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从事着高尚的慈善事业,并将之牢牢的书写在历史的丰碑上;

由衷感慨,与时俱进,释义耕读传家,教育引导青年向光而行。耕就是兢兢业业干好工作,精益求精钻业务,并且锲而不舍、乐此不疲,争取做出卓越的业绩;读就是如饥似渴学知识,增长才干,完善人格,做到德才兼备。

愿与您和志愿者团队一起施仁不辍,善行不止。

张莉(《邢台日报》文学副刊负责人):努力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在助人济世中延续自己美丽的善行人生。

纪书学(清河县教育局原常务副局长):确实非常好,绝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说出来的,是在郑成明会长亲自体验和推动设计思考、实践操作、总结提升的基础上写出来的,体现了理论和实绩的融合与高度。

张福磊(原土管局副局长、县诗词学会副会长):善念善行,大爱无疆,倡耕倡读,点燃希望。人生楷模,吾辈榜样。

钱明安(清河中学党总支书记):浩渺之水有其源,擎天之木有其根。为什么“双会”工作深孚众望!做人做事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答案就在这篇文章里。当你困顿时、当你顺达时、当你无聊时、当你亢奋时、当你奋起时、当你巅峰时,细致品读这篇文章,会给你应对之策给你智慧和力量。字里行间有孔孟文字背后有马列。且读且悟见行动!

董书芬(退休职工):此次在党校的讲话,我听别人们说了,引起强烈反响,讲的太好了!刚才仔细看了一遍,热烈点赞,慈善事业风生水起,郑会长功不可没。

胡庆洁(清河二中教师):做像您这样的人,做实事,做善事。

[编辑:应急安全网]
免责声明:应急安全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安全重于泰山
文明交通
消防安全
关于我们
中国应急安全网是由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通过整合即时权威资讯,以全媒体报道模式,全面介绍中国应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突发事件,为创造安全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应急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合作:18910092677  15811513338
电话:010-85795675
微信:18910092677
QQ:962409631
邮箱:china_yjaq@163.co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

官方微博

网站简介| 组织架构| 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招聘英才|网站声明|人员查询|志愿者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主管单位: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应急安全人才教育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100926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430号

京ICP备190223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688号

版权所有:北京匡正应急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 YJAQ.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