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宜昌讯(通讯员向晓娜)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近年来,湖北五峰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不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当然,还有很多做法值得探索尝试。
审时度势 向实而行
把握局“势”。坚持全县上下整体联动,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聘任26名营商环境观察员,成为全县营商环境满意度的“晴雨表”。进一步拓宽营商环境监督渠道,建立“1+6+N”营商环境投诉联动处理机制。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动100种高频电子证照全网应用。积极对标全国一流,深化改革创新举措,打造“无证明城市”等16项改革事项成功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
找准局“时”。成立县行政执法监督局,明确乡(镇)司法所行政执法监督职责,实现行政执法监督实体运转,行政行为监督质效稳步提高。累计处理行政执法问题线索32条,制发26份《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建议书》纠正行政执法主体不适格等多类违规执法现象。依法发出5份《行政复议意见书》纠正违法行政行为。每年组织行政执法专题培训、能力测试,行政执法案卷质量总体向好。参加宜昌市首届行政执法技能竞赛,全市排名第三。
借势发力 向新而思
可以通过柔性执法传递法治温度。探索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公益减罚”执法模式,尝试推广“线上学习室”,实施“以学代罚”制度。推行“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对涉企行政执法案件进行事前评估、事中跟踪和事后评价,减少行政行为对企业和市场的负面影响。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说理,向行政相对人充分说明认定证据、处理依据,让行政相对人“看得明白、感到服气”,有效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
可以通过规范执法体现监督力度。拓宽行政执法监督渠道,在全县大、中、小微企业公开征集聘任行政执法监督员、设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收集意见建议。推行“企业安静期”,精简涉企公务活动,确保多项行政检查“只进一次门”。出台《行政执法尽职免责办法》,对于推行柔性执法时因出现探索性失误而未达到预期效果的行政执法人员免予追责,提高行政执法人员运用柔性执法的积极性、主动性。
可以通过减证便民突出服务效度。建设“无证明城市”数据库,申请人办理服务事项时从“无证明城市”系统中快速调取所需证照及证明类资料,直接在线上签署承诺书,破解部门间数据共享的“难点”。在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政务晓屋”,通过远程视频实现跨地区服务,群众和企业在五峰即可远程办理外地业务。还可以开设免费打印复印和邮寄服务窗口,费用由政府“买单”,降低老百姓办事成本,变“上门取”为“送上门”。
可以通过复议为民挖掘救济深度。以司法所为依托,实现行政复议联系点乡镇“全覆盖”,实现行政复议就近能办、随时可办、少跑多办,提升行政复议便利度。优化涉企行政复议咨询、受理、审查等程序,加大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力度,及时纠正影响公平准入、妨碍平等竞争、“小过重罚”“类案不同罚”等涉企不当行政行为。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