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宜昌讯(通讯员汪诗菊)俗话说,事不过三;但近日猇亭的一起矛盾纠纷,却让调解员足足忙活了七次! 5月中旬,在猇亭区司法局云池司法所里,一起历时一年多、经多次调解的土地转让纠纷在即将升级时,被调解员巧妙化解。
2024年5月14日,在云池司法所,该所所长及当事人所在社区书记、主任,共同对社区居民郑某、何某及万某三方的房产土地转让纠纷展开第7次调解。此前,因种种原因,经过6次调解,各方均未达成一致。
各方坐在调解室,因积怨颇深,各方情绪激动,调解室内茶水泼了一地,门也被踢破了洞,甚至有一人头皮被挠破,冲突即将升级!这个调解还能继续吗?
调解员细心观察、细致分析,看到了问题症结:这次冲突的根源是郑某80岁的老母亲情绪激动、打骂何某,破坏了调解氛围导致的冲突。
“老人家年纪大了,在这里激动生气对身体不好,这些矛盾应该由晚辈出面担当,让老人家少操点心!”调解员耐心劝说郑某。随后,郑某终于将80岁的老母亲送回了家。
调解员一边缓和大家情绪,一边重新组织三方继续调解。“你们吵也吵了,闹也闹了,我们的门都被踢坏了,但是问题还是得解决,大家听听我这个建议怎么样……”调解员语重心长,耐心劝和。
在大家情绪平和后,通过耐心工作,各方的期望值都有所下降。调解员抓住这一时机,劝说三方各退一步,最终达成一致协议,握手言和。
猇亭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分析,邻里纠纷大部分都是生活琐事,因碍于面子互不相让,或本就存在小矛盾,缺乏有效沟通才日积月累形成纠纷。看似无足轻重的邻里纠纷,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化解,很可能会导致矛盾激化。控制纠纷事态发展,避免其进一步激化升级是首要任务。调解员要有耐心、有恒心,做好前期调查核实工作,并在调解过程中保持中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为约束,合理运用分析利弊、引导倾诉等调解技巧,使各方当事人解开心结、化解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