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指战员口中的装备修理“主治医生”,是爱装管装的“劳模”。在伊春森林消防支队嘉荫县大队有这么一位“平凡”的劳动者,他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一些不平凡的事。
2019年12月,王瑛带着对消防生活的热爱和憧憬,毅然加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6个月的新训生活结束后,因为表现突出、吃苦耐劳、做事沉稳,再加个人综合素质突出,他被推荐学习装备维修技术,虽然是“小角色”,他却发挥出了大作用,他精心钻研,立足本职岗位,为大队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忠诚为本色,练就过硬本领
作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足迹。一直以来,他始终保持对装备维修的热爱。他在刚接触机具维修时,也是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那个时候不仅仅周五的装备维护保养日能看见他在研究装备,有的时候甚至整个周末他都泡在机具库,不停地观看说明书、拆装机具,研究保养和维修方法。靠着一股钻研的劲儿,现在的他对机具可算是“门儿清”,对于机具怎么拆卸如何改装颇有心得,形成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法和“敲卸量装”的维修法,其他人怎么也启动不了的机具,落在他手里,往往几分钟就能查出故障原因,从他手中改良的各类机具,不仅状态良好,性能也特别出色。
勤于钻研问题,争创一流业绩
爱学习是指战员给他贴上的“标签”,通过理论基础的学习,钻研装备的结构特点,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立足本职岗位,在实践中一点一滴的研究和改进,他为中队找到了一种提高装备完好率、预防维修的“好办法”,大大减少了消耗。前期中队配发了新式的车载水泵,他也不负众望,通过研究他发现没有灌满水的吸水管对水位的要求很高,便积极改进了采水方式,往吸水管内注满水并打开排气阀再启动水泵,这样可以很快把水输到一线。“也许一个小小的改动不算什么,但在灭火实战中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有效提升了装备性能同时解决水源低的问题”。在认识到管装、爱装、用装、诊装方面存在的难题时,他自我加压,放弃休息时间,主动搜集资料,向着“答案”发起一次又一次冲锋,通过一次次实践探索,共排除装备故障200余起,有效提升了中队管装用装水平和装备性能、寿命。
加强自身业务,打造人才队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他一以贯之的思想。身为维修骨干的他,不仅自身业务能力素质过硬,还积极向指战员传授方式方法。他认为,现在好多指战员在装备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装备损坏,由于不会维修造成二次损坏。为提高使用及维修人才专业技能,他利用装备保养日及训练间隙对每个装备的构成及运用和维修现场讲解示范,反复讲方法,亲自做演示,把每次出现的故障当成一次修理课,有时两个人有时三个人讲细讲透才是关键。让指战员知其然还要知其所然,把“为什么更换、如何判断、如何预防”等知识要点,以及电路、液压、各工作原理,倾囊相授给身边的指战员,有效发挥了酵母的作用。
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人生,他就像一颗小水珠,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为队伍建设奉献着青春年华。(刘兴龙)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