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东极岛》拍摄花絮:片场的烟火刚散,主演身旁的日本群演拳头还攥得紧紧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憎恨,整个人止不住地颤抖。他本该表演出侵略者无耻得意的嚣张模样,可当“枪声”停下,面对地上横七竖八的“尸体”,他突然就绷不住了,在导演喊完“OK,好”表示拍摄结束后,他忍不住大吼了一声,片场的其他日本群演也都被他吓了一跳。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大吼本不是剧本里的台词,只是一个正常人类在亲眼看见暴行时,打从心底里产生的抗拒。
光是假的“残垣断壁”就足以让群演崩溃,不难想象八十多年前东极岛真实的血色清晨有多让人窒息!1942年那天早上,太阳刚冒头,炮声就炸响了。日军先是将战俘所在的船舱钉死,又对着跳海逃生的战俘疯狂扫射,渔船被打得稀巴烂,碎木头漂在海上,渔网里缠满了浮着的尸体,海鸟一群群地扑下来,啄食还没凉透的肉……这样的事,在十四年抗战里,全中国的村落每时每刻都在上演。镜头里的刺刀没沾真血,道具血浆也带着点淀粉味,可在群演眼里已经仿佛看到了地狱。他们也许在课本里读过战争,可那些冷冰冰的文字远不及眼前的场景冲击力大,穿上军装、举着“枪”的那一刻,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祖辈造下的孽。
突然想起当年在拍摄《南京南京》时的一段演员访谈。当时为了还原历史,剧组搭起的废墟里无数“尸体”堆到让人迈不开脚。不少日本演员对着剧本里的屠杀情节拍案而起,质问导演陆川为什么要把他们拍得如此丧心病狂,这是蓄意抹黑他们国家。那群日本演员大概也和《东极岛》片场的群演一样,觉得自己课本里的“战争”很遥远,甚至在他们的教科书上从未出现过关于这段历史的只字片语。直到陆川把泛黄的历史照片摊在桌上——那些堆成山的尸体、被铁丝穿过锁骨的百姓、举着人头狞笑的日军……每一张都带着血的温度。
整个片场瞬间安静了下来,刚才还在叫嚣的演员们盯着照片,有人慢慢蹲下去捂住脸,有人突然对着道具废墟深深鞠躬。有个主演后来红着眼圈对导演“坦白”自己的爷爷当年就是南京大屠杀的侵略者,回到日本后老人就选择了自杀。这些演员们也终于明白,他们演绎的不是毫无根据的夸张戏剧,而是祖辈亲手写就的累累血债。
一个十分钟的片段演绎就让日本演员崩溃了,可真正经历过的中国呢?他们得在那样的日子里熬多少个日夜?南京城墙上挂着的同胞,重庆防空洞里闷死的百姓,东北细菌实验室里消失的生命……他们可曾拥有过崩溃大吼的机会!电影拍摄结束片场安静了,道具组把“刺刀”收进仓库,化妆师抹去“血污”,可那些刻在骨子里的伤痛,又岂能说擦就擦?
从《东极岛》片场的怒吼到《南京南京》片场的沉默,这些日本演员的反应其实都在说着同一个道理:当镜头里的演绎变成真正的历史,再坚硬的借口都会被击得粉碎。历史可以被掩盖,但不能被磨灭。这不是一段被尘封的故事,而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被深深地刻进骨髓的记忆,不忘伤痛,才能守得住家国安宁。(杨曼丽)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