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

说说写稿“小技巧”

2025-01-10 16:27:33    来源:中经总网    

从一篇救人报道看写稿的3个技巧

文/ 刘国昌

【文章提要】:

一篇常见的救人报道,但记者却写出了“不一般”。文章结合实例概述了其中的3个写稿技巧:一是立改俗套,生动清新。二是及时跟进,还原现场。三是平实写法,娓娓道来。

结合这篇报道,文章指出有两个启示会助力今后的写稿:

1、突发时记者不在现场,但事后跟进时一定要与当事人接触,详细了解情况。

2、在同题报道中,力求写出“独一篇”。

人民日报6月17日第4版刊登了一篇题为《救人一跃义举暖心》的报道。这篇报道介绍的外卖小哥彭清林在钱塘江救人的事迹感人至深,同时在写法上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微信图片_20240908090548_副本.jpg

(《人民日报》2023年06月17日第04版)

一、力改俗套,生动清新。

一看标题是救人的事儿,笔者就想想看看记者是如何写的。因为以往写救人报道多是俗套子。比如写救人者的心态,有些记者非要让人家说一两句“豪言壮语”才肯罢休。如果没有也要帮人凑上讲几句。这种写法令人生厌。因为它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让人一看就觉得“假”。

然这篇报道却丝毫没有这俗套子的痕迹,相反倒是写得生动清新。请看报道:

今年31岁的彭清林来自湖南张家界,文质彬彬、人很朴实。他奋不顾身跳桥救人的视频一经传播,就迅速引起热议,网友赞叹:“这一跳,得要多大的勇气!”对此,彭清林说:“太高了,一开始我也有点害怕,不敢跳,但再不跳一个生命就没有了。如果再遇到这种事,我还是会选择救人,因为生命是无价的。”

14日,彭清林来到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初步检查,他出现了胸椎压缩性骨折,医生建议他住院观察。彭清林说:“这次经历,让我有点后怕,但绝不后悔。”

报道所写彭清林的心声:“有点害怕,不敢跳,但再不跳一个生命就没有了。”“这次经历,让我有点后怕,但绝不后悔。”这两句话不是什么“豪言壮语”,是发自内心的话语,真实可信。如实写下这些话语,平添了救人者精神世界的亮点。

人为把人物拔高,主观觉得他“应该说这些话”,其实是记者头脑里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想在作怪,应该彻底予以摒弃。普通人做包括救人在内的好事,这是人间常态。作为记者报道这些事情应该按事实的本来面貌、以平实的手法报道之。

二、及时跟进,还原现场。

为了解采写情况,笔者与人民日报浙江分社记者窦瀚洋通电话询问得知,记者在事发时不在现场,但知道信息后马上跟进:及时调看各类媒体发的视频、网民留言,到派出所与救人者彭清林、民警等交谈......材料充足后马上进行构思写稿。

具体做法是:巧用材料,还原现场。

请看报道:

只见钱塘江里,有一名落水女子。

围观人群中,有人在着急地想办法,有人拿出手机报警求助。眼看女子就快沉入江中,彭清林翻过栏杆,取下眼镜、脱掉鞋子、扔下手机,准备往江中跳。

“你要干什么?”人群中有人问。“救人啊!”彭清林回答。

“西兴大桥距离钱塘江面有10多米的高差,看他准备往下跳,我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围观群众事后回忆。几秒钟后,彭清林眼睛一闭,下蹲起势,纵身向江中跃去。

以上报道还原了现场,具体细致。记者好像预感到有人会问“你在现场吗?”马上写了一句:“围观群众事后回忆”,这样及时写明情况,读者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三、平实写法,娓娓道来。

综观整篇报道,记者是以平实手法来进行写作的。

所谓平实手法,就是用真实客观的态度来表述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虚构,不添枝加叶,注重用典型的细节来表现人物和事情。

在这篇报道里,写了救人者彭清林当时如何救人的现场,写了在场群众、民警等救助的情景,写了网民的赞叹,写了当地政府部门对彭清林的表彰情况等。这些都是应写、必写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写这些内容时都注意“用事实说话”,用“典型细节”来表现,因而让读者看后颇有“信息满足感”。

同时,这篇报道在文字上讲究,用词准确,恰到好处。

如:眼看女子就快沉入江中,彭清林翻过栏杆,取下眼镜、脱掉鞋子、扔下手机,准备往江中跳。(点评:翻过、取下、脱掉、扔下,这几个动词用得好。)

“扑通”一声,彭清林整个人砸在水里。“当时感觉自己快被水面拍晕过去了,但一想到必须马上救人,就咬咬牙、定定神,坚持了下来。”彭清林说。(点评:“砸在水里”,这个“砸”字用得好。)

四、两点有益的启示

从以上介绍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点启示:

1、突发时不在现场,事后一定要与当事人接触。

在过去写稿中,经常遇到一个问题:事情突发时记者不在现场能否进行报道?如何报道?这篇报道给出了一个圆满的回答。

情况突发记者不在现场,这是常有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写报道,就需要记者及时跟进、进行“事后采访”。在采访中,记者要经过对多人的仔细询问,尽可能地还原现场,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介绍。

最忌讳的是从网上扒材料写稿子。那样做一则有时不准确,二则有失记者的本色。

2、在同题报道中,力求写出“独一篇”。

笔者在与记者窦瀚洋通电话时,他说,事发后各类媒体报道不少,当时我就想要把这篇报道“写得不一样”。于是在全面掌握材料的前提下,在构思、写法上下了一番功夫。

在新闻采写中同题报道是很多的,如何写出“独一篇”?这对记者来说是个考验。有些记者习惯从网上扒材料勉强凑一篇,还有的记者一看别的媒体已报道就不再写稿,这些都是不可取的。记者窦瀚洋倾心写的这篇报道,可以说在这方面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编辑:肖文静]
免责声明:应急安全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安全重于泰山
文明交通
消防安全
关于我们
中国应急安全网是由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通过整合即时权威资讯,以全媒体报道模式,全面介绍中国应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突发事件,为创造安全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应急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合作:18910092677  15811513338
电话:010-85795675
微信:18910092677
QQ:962409631
邮箱:china_yjaq@163.co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

官方微博

网站简介| 组织架构| 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招聘英才|网站声明|人员查询|志愿者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主管单位: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应急安全人才教育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100926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430号

京ICP备190223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688号

版权所有:北京匡正应急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 YJAQ.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