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养老机构安全水平
养老机构,是守护“夕阳安暖”的重要堡垒,其安全直接关系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千万家庭的幸福安宁。面对机构数量快速增长、服务对象特殊敏感,以及消防安全、建筑安全、食品安全、照护安全等风险交织叠加的新挑战,如何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构建并有效运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成为提升养老机构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核心关键。这不仅是落实《安全生产法》的刚性要求,更是从源头上化解养老机构安全风险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一、双重预防机制:安全发展的必然选择
养老机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是托底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达40.4万个,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2.2%。养老服务内容日趋多元,但老年群体普遍存在行动能力弱化、避险反应迟缓、基础疾病多发等特点,使得各类安全风险点量大面广且相互关联耦合。传统碎片化、被动型的安全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
双重预防机制通过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精准防控,构建起“事前科学辨识风险、实施分级管控,事中事后全面排查隐患、实现治理闭环”的工作体系。它标志着安全管理由“事后救火”向“事前防火”的根本性转变,是解决养老机构“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好”安全痼疾的系统良方。
二、风险分级管控:把牢安全“第一道闸门”
筑牢安全屏障,首要在预防,核心在管控风险。
(一)压实责任链条
强化机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建立“院长领导、安全管理部门牵头、业务部门协同、全体员工参与”的责任网络。制定职责清晰的实施方案,确保责任压力传导至每个岗位、每个环节。
(二)精准辨识风险
立足养老机构特性,全面动态辨识场所、设施、活动、管理中的风险,聚焦五大关键领域:
消防安全:严查电气线路隐患、违规用火用电、易燃材料堆积、消防设施失效、通道堵塞等问题。
建筑安全:关注房屋结构老化、违规搭建、防护设施(护栏、坡道)不达标等情况。
食品安全:紧盯原料采购、加工污染、人员健康管理、餐具消毒、食品留样等环节。
特种设备安全:确保电梯、锅炉等设备规范操作与按期维保检验。
照护安全:重点防范跌倒、误吸、压疮、用药错误、心理危机、走失等风险。
(三)科学评估,精准定级
采用科学方法,依据事故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对风险点进行红、橙、黄、蓝四级评估。
(四)分级分层,精准施策
工程控制:优先提升本质安全,如更新老旧线路、加装自动报警喷淋系统、加固危旧结构、安装应急呼叫与防跌倒设施。
管理控制:健全安全制度、应急预案及操作规程(如电梯安全、食品留样、药品管理),明确各级管控责任与频次(红色风险需院长每日巡查)。
个体防护与应急准备:配足防护用品(如防滑鞋),加强实效性应急培训和演练。
三、隐患排查治理:织密安全“防护网”
将风险管控措施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常态化、高质量的隐患排查与治理。
(一)明确标准,建立清单
依据法律法规、《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GB 38600-2019)及机构风险管控措施,编制涵盖物、人、环、管缺陷的《隐患排查清单》和《隐患治理台账》。
(二)全员排查,分级治理
构建多层次排查机制:护理人员每日岗位自查、安全专员日常巡查、管理层定期综合检查、第三方专业深度诊断。隐患治理分级推进:
一般隐患:清单管理,责任到人,立行立改或限期整改。
重大隐患:严格落实“五到位”(方案、责任、资金、时限、预案),挂牌督办,治理期间采取临时管控措施。
(三)闭环销号,确保真实
构建“排查-登记-报告-治理-验收-销号-复查”全流程闭环,隐患治理后须经责任人及上级主管现场验收确认,严禁“纸面整改”。
四、保障机制:让双重预防落地生根
确保双重预防机制长效运转,需多措并举:
(一)融入制度,常态运行
将双重预防要求嵌入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使其成为机构安全运行的有机组成。
(二)科技赋能,智慧监管
运用物联网技术(智慧用电、智能烟感、水压传感)、视频智能分析和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实现风险实时监测、隐患智能识别、治理全程数字化。
(三)培育文化,全员有责
创新安全教育形式,通过案例警示、现身说法、实战演练、“隐患随手拍”、“安全之星”评选等活动,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重预防”的文化氛围。
(四)强化监督,持续提升
监管发力:民政部门将机制建设纳入安全检查核心与考核指标,通过第三方评估、专项督导、交叉检查等方式,推广经验、曝光典型。
主体自觉:养老机构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系统性评审,根据风险变化和法规更新动态优化机制。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的今天,守护养老机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构建并高效运转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具体行动,是统筹养老服务发展与安全的必然要求。筑牢安全防线,需要各级民政部门扛牢监管职责、精准指导;需要养老机构负责人真重视、真投入、真落实;需要全体员工提升技能、主动参与。唯有多方协同、久久为功,才能将风险化解于未发,将隐患消灭于萌芽,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在安全基石上高质量发展,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撰稿人:陕西省安康市民政局 廖涛)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