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25年安全生产月来临之际,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冰酒工厂为强化作业现场高风险场景的安全防控能力,针对焊接、有限空间等作业中常见的烧伤与窒息风险,开展专项培训活动。培训覆盖一线员工及应急小组成员18人,通过“理论教学+实操演练+隐患排查”三位一体模式,构建复合型风险防控体系。
焊接作业的高温火花易引发烧伤,而有限空间作业中气体泄漏、氧气不足等问题可能导致窒息,两类风险常伴随出现。本次培训旨在建立“烧伤-窒息”复合伤害的应急处置逻辑,提升员工对两类风险的识别、预防及协同急救能力,完善作业现场双风险联动应急机制。
焊接区域存在的烧伤风险,焊接电弧、熔融金属飞溅导致的皮肤组织损伤病理; Ⅰ-Ⅲ度烧伤的症状区分及感染风险。
存在的窒息风险,有限空间内缺氧(氧含量<19.5%)、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积聚的危害;窒息前驱症状(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的识别要点。
因此员工日常要预防与联动防护措施,对装备作出规范,焊接作业需穿戴阻燃服+防烫手套,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配备气体检测仪+隔离式呼吸器;对作业环境进行规范,动火作业前检测周边易燃物,有限空间作业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日常安全防护中安全隐患可能会发生联动,发现窒息疑似病例时,同步排查是否伴随高温灼伤。
员工进行复合伤害应急处置演练培训,作业环境为模拟有限空间内焊接作业时,因乙炔泄漏引发小火情,一名员工被火花灼伤左上肢并吸入一氧化碳导致头晕窒息。
处置流程:第一步:风险隔离:应急组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切断气源、电源,驱散有毒气体;第二步:伤情评估:同时检查烧伤与窒息症状;第三步:协同急救:烧伤处置:用冷水冲洗灼伤部位,覆盖无菌纱布;窒息处置:将伤员移至通风处,开放气道,必要时实施心肺复苏(CPR);第四步:医疗转运:同步报告伤情,注明“烧伤+一氧化碳中毒”复合症状。
培训结束后对员工专项技能进行考核。85%员工能规范完成“冲脱泡盖送”五步操作,“ABC急救法”(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模拟人CPR操作等专项,重点纠正“对窒息伤员强行喂水”等错误。
作业现场风险排查与整改,对现场双风险隐患重点排查。焊接设备接地不良导致异常高温,发现5台设备接地电阻超标,立即维修;急救箱缺少烧伤冷敷凝胶,补充20套专用冷敷包。有限空间入口未张贴气体检测记录表,整改12处;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电量不足,更换15台设备电池。
对问题进行整改,输出结果为复合风险隐患整改率100%;应急物资配备达标率从70%提升至98%,剩余物品正在采购中;作业许可审批中“双风险评估”执行率从85%提升至100%。
对现场员工进行相关安全知识提问,90%员工能准确区分烧伤与窒息的联合症状;员工实操对比,复合场景处置流程完整度从培训前55%提升至80%;询问员工安全培训效果和内容,92%员工认为“双风险联动演练”对实际工作有帮助。
后续对培训计划和方法进行优化,对现场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升级,保证环境安全无隐患;应急物资装备升级,为应急组配备复合伤急救包(含烧伤敷料与吸氧装置);设立长效机制,将“双风险评估”纳入作业许可必查项,每季度开展跨岗位应急拉练;定期进行案例教育,收集行业内烧伤与窒息事故案例,制作警示教育视频定期播放。
通过本次培训,切实提升了员工对复合型安全风险的综合应对能力,后续将以“风险关联化、处置系统化”为原则,持续完善应急体系,为安全生产筑牢双重防线。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