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广 吴丹丹)编辑:吴丹丹
三尺生绢做戏台,
全凭十指逞诙谐,
其能幻千年陈迹,
亦可聚万古奇情。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语文课上,一篇《京剧趣谈》引起来学生们探秘戏曲的兴趣,以此为基点,劳动老师带领六年级学生开始了皮影制作之旅。
学生们开始制作皮影戏表演道具。在画稿前大家一致决定制作《西游记》人物。教师从网上搜集照片,打印出来,孩子们根据动画人物沿着轮廓剪裁、涂色。接下来就是要将钉子连接起来。
围绕“哪些材料能将道具支撑固定起来呢?”展开了讨论并尝试,最终决定用吸管,木棍,树枝等材料进行制作。
一面白色幕布,一张案板,一束昏黄的灯光,
一抖一动间,一句一喝中,
皮影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的灵动,表现出人生百态、历史沉浮。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近距离感受到中国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对皮影戏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生们获得了关于民间皮影戏较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激发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身上得到推广和传播。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