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贵州省纳雍县勺窝镇中心学校喜迁新校区。
当天,该校12个班级600多名师生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往昔的眷恋,护国旗,举校旗、班旗,持花环、花朵,列队从承载了31年办学记忆的老校区出发,徒步不到2公里,满怀期待踏进了楼房明亮、场地宽阔,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校区,并举行了庄重而热烈的入校仪式。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该校在教育发展征程中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也为当地基础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搬迁仪式上,师生们首先在老校区集结。中心学校副校长、校本部校长李超在告别讲话中深情回顾了中心学校光辉的办学历程。他说,中心学校是一所人才辈出、传统优良的学校,自办学31年以来,学校始终扎根乡土,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广大教师秉承“爱岗敬业、团结向上、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勇于攻坚、无私奉献”的教育精神,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4000余名优秀学子。这里的每一栋教学楼、每一间教室,都见证了师生们的努力与拼搏,奋斗与成长;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教育者的汗水与智慧。每一次运动会上的全力冲刺,每一场文艺表演中的精彩绽放,每一次学术竞赛中的智慧较量,都成为我们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画面。让我们带着对老校区的深深眷恋,满怀信心地迈向新的征程。李超的话语充满了不舍,饱含着对老校区的无限敬意。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上午9时,师生队伍抵达新校区。崭新的综合教学楼、窗明几净的学生宿舍、宽敞明亮的食堂、宽阔的运动场等设施映入眼帘,让师生们倍感振奋。
新校区庆典现场,国旗飘扬,彩带飞舞,花环舞动,满场欢腾。“党政重教绘蓝图新校启航承使命育英才开新纪,师生勠力谱华章杏坛筑梦秉初心铸栋梁展宏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铭初心新校落成开伟业,尊师道笃学风攀高峰承薪火志存高远续辉煌”;“传承团结攻坚拼搏奉献勺窝教育精神砺新志,铸就求真务实奋勇争先时代师者品格育英才”等6幅大红条幅熠熠生辉。
中心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卢炯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在讲话中,衷心感谢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学校搬迁工程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真挚感谢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密切协作和鼎力相助;深情回望中心学校31年来的办学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着重讲述了“团结,攻坚,拼搏,奉献”的勺窝教育精神在学校搬迁过程中的引领成效。重点强调新校园应当是文明习惯的新高地,每一位同学,都要从今天起,立志成为“习惯的主人”,爱护好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扇门、每一扇窗户、每一个水龙头……,学习上要自主,行为上要自律,待人上要礼貌,让“讲文明、讲卫生、守纪律、爱学习”成为我们新勺窝中心学校最亮丽的风景线。希望教师们以更加努力的工作状态投身到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不辜负时代的重托,用我们的智慧和爱心,去点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激励同学们要以更加努力的学习劲头来回报所有的关爱,把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刻进自己的血液里,把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对父母、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刻苦求知的实际行动。
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李宇上了一堂题为“铭记党恩情,奋进新时代”的思政课。李宇从“搬迁新址:传承与创新的起点;铭记党恩情:感恩与传承;奋进新时代:以新校为起点”三个方面对广大师生进行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教育。最后,李宇说:“让我们脚踏实地,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新的起点上书写属于大家的华彩乐章!”
随后,各班级举行了入班仪式暨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笔者与六(1)班学生进行了感党恩互动交流。同学们说,今天,我们搬迁到新学校,感到非常平安、开心、多彩和幸福,有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校园。在新的校园里,我们更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进取,奋发向上,争做一名新时代好少年,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我们将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走向幸福美好的未来。
据了解,由于受地质灾害影响,勺窝镇中心学校老校区存在安全隐患,搬迁势在必行。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搬迁项目被列为当地教育民生工程重点推进项目,通过多方协调落实资金与用地,最终顺利建成了新校区。
据介绍,新校区占地面积38.5亩,建筑面积8576.31平方米,总投资3796.29万元,建设规模包括综合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值班室、围墙、运动场等。办学规模24个教学班,可满足1200名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宿舍35间,可入住学生280名。此外,多功能教室、图书阅览室、科学实验室、音乐教室、计算机室、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也一应俱全,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搬迁,不仅彻底告别了老校区的安全隐患,更通过优化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不仅是一次物理空间的转移,更是一场教育梦想的接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该校将以此次搬迁为契机,赓续31年来的办学初心,承载全镇人民的期盼,在新校区的沃土上继续耕耘不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五育并举”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特色化办学路径,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共同谱写教育事业的崭新篇章!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