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宜昌讯(通讯员 刘晓蓉 胡宇辰)“用微信小程序就能线上调解工伤待遇纠纷,真是太方便了”。参与了线上调解的重庆联纵律师事务所张莉律师由衷表示。近日,在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法院法官和西陵区综治中心调解员的协作下,身处重庆的张莉律师与武汉林律师,通过线上平台圆满解决了一起工伤待遇纠纷案件。
这是西陵区综治中心深入贯彻规范化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平台枢纽作用,联动法院力量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最新成果。
源头治理:各方协同,争议前端化解
2024年6月,在宜昌某项目工地务工的陈某受伤,该项目由甲公司承包。经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陈某为工伤。甲公司不服,向西陵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
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角度出发,考虑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赔偿属于民事范畴,为避免“程序空转”延长维权周期、增加双方诉累、高效解纷,积极引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工伤待遇赔偿这一民事争议展开协商。
为此,法院依托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联动平台,将该工伤待遇赔偿争议委派至西陵区综治中心内设的区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室进行专业调解。
线上调解:“云端”合力,高效定纷止争
西陵区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室受理该案后,得知用人单位代理人林律师、劳动者陈某本人及代理人张律师都在外地。为便利当事人,中心调解员徐宏林立即通过湖北法院互联网在线庭审平台组织开展线上调解。
同时,该行政诉讼案件的承办法官张玲玲全程在线指导,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进行释法说理,中心调解员引导双方理性沟通。
最终,在区综治中心调解员与法院法官的线上协同努力下,双方顺利达成调解协议。
司法确认:一站式办结,成果落地有声
调解协议达成后,考虑到后续涉及金钱给付,为确保调解成果具有强制执行力,彻底避免执行风险、稳固解纷成效、减轻群众和企业“后顾之忧”,综治中心调解员第一时间引导双方当事人通过在线方式同步提交了司法确认申请。
法院依托与综治中心建立的规范化协作绿色通道,当日即完成了立案、审查和电子送达民事裁定书,依法赋予该调解协议强制执行效力。甲公司随后递交了撤回行政诉讼申请。
从法院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委派调解开始,到最终成功调解、快速完成司法确认,整个过程仅用时7天,实现了工伤争议“一站式”高效闭环解决。
“这不仅保障了劳动者及时获得救济的权利,也为企业依法合规经营、降低涉诉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法治保障路径。”西陵区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法官驻点指导”、“线上培训赋能”等方式,持续优化提升专业调解能力,不断探索和打造高效解纷新范式,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西陵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