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

【新闻培训】写新闻人物,请注意“三写”

2025-04-24 17:26:19    来源:中经总网    

写新闻人物,要注意把握好“三写”

文/ 刘国昌

笔者写的《写出“反常”是正常》一文(见3月29日《老记说事》公号)刊发后,引起不少学员关注,并就如何写好人物提出了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此再进行一番研讨。

有学员说,怎样把人物写生动是经常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个问题提得好,但回答这个问题不是篇把文章就能清楚的事儿。笔者在这里先谈一个的体会:要把人物写生动,把握好“三写”十分重要。

都有哪“三写”呢?即写实、写小、写巧。

一、写实,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实与虚相对,强调写实就意味着不能写虚。要看到,过去我们在写人物上虚的东西太多了,这个毛病一定要彻底改变。

写实就要把所写的一切都用“实”的尺子仔细衡量一遍。

比如写人的个高,不能简单地写成“他高高的个子”,而应写成“他一米八三的个头”;

写某同学热心帮助困难同学:“每天早上在他邻桌的抽屉里总有一个烤得焦黄的馒头”。这样写,比“他乐于帮助同学,总给同学一些帮助”的虚写有力得多。

同样写先进人物也要注意写实。《“拆窝燕子”邢孔丰》(人民日报2014年1月23日8版)一文,通篇用事实说话:“建高铁,先拆自家的楼”“修水渠,先砍自己的树”“台风来,先顾拆迁困难户”。3个故事,围绕一个“先”字,写出了这位共产党员吃苦在前、率先垂范的情操。

写实,就要写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写得越具体、越可触摸,越能打动人。

二、写小,一个重要的写作理念。

有些记者一说写人物就想着“写人物的大事儿”,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大事儿”不是不可以写,但“小的事儿”最为感人。

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游西湖时,看见地上有碎纸片便弯腰捡了起来放进了垃圾箱;

江苏南通通州区一位警察每天在幼儿园前抱送孩子过马路,坚持了两年多时间,被誉为“抱抱哥”;

北京一位出租车司机将顾客放在后备箱里10万现金,几经周折一分不差地交还失主……

这些小事看起来“很小”,但以小见大,写出来着实感人。

有鉴于此,记者写人物的时候,要善于捕捉那些看起来“小”,但能见“大”的事情来写。千万不能看不起“小事”,更不能对其视而不见。

三、写巧,一个重要的写作手法。

写人物时不能硬写,把一大堆材料往上一摆了事,而是在吃透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巧用材料,妙用材料。

比如写著名电影演员秦怡的报道不少,但有篇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12月17日7版)在用料上却很巧:

有次在秦老师家里,我问她,大家都很费解,为什么您有如此健康的体魄,而且皮肤这么好?秦老师回答,我的生活信念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算了”。我听后很是不解,如何理解这个“算了”?秦老师笑笑说,这个“算了”就是不去和人计较,不说斤斤计较,就连吨吨的重量我都不去计较,这就是“算了”的含义。秦老师接着跟我述说了很多她遇到过的艰辛的生活往事。

2005年,有家企业举办成立5周年庆祝大会,邀请秦怡出席并表演电影片段,秦怡答应出席,但条件是不准借机做广告。事后,那家企业居然在媒体上刊登出大幅广告照片,把秦怡当作他们企业产品的代言人。秦怡非常气愤,一怒之下将这家企业告上法庭,后来那企业派人来向秦怡道歉,恳请秦怡撤诉,最后秦怡也是用“算了”“给人家一条活路吧”的理念作了撤诉的决定。企业负责人听后很是感动,称秦怡用行动教育了他们做好企业的理念和准则。

这就是秦老师的大度和她“算了”的人生理念,也是秦怡老师能活到100岁的缘故之一。

以上所写,巧在用料新。你看,作者以“算了”这两个字来概括秦怡的生活信念,使人感到既亲切又新鲜,留下深刻印象。

小结语

把人物写好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就目前情况来看,只要我们坚持“三写”的原则,就能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

时值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的事物、新的人物不断涌现。记者要紧跟时代步伐,深入实际,精心采写,把新的人物风采展现在大家面前,鼓舞人们勇毅前行!

[编辑:肖文静]
免责声明:应急安全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安全重于泰山
文明交通
消防安全
关于我们
中国应急安全网是由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通过整合即时权威资讯,以全媒体报道模式,全面介绍中国应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突发事件,为创造安全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应急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合作:18910092677  15811513338
电话:010-85795675
微信:18910092677
QQ:962409631
邮箱:china_yjaq@163.co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

官方微博

网站简介| 组织架构| 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招聘英才|网站声明|人员查询|志愿者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主管单位: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应急安全人才教育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100926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430号

京ICP备190223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688号

版权所有:北京匡正应急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 YJAQ.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