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

【新闻培训】宽题如何窄写?

2025-04-21 17:25:23    来源:中经总网    

宽题窄写,怎么写?

文/ 刘国昌

有人一看题目可能会问,宽体窄写?这是怎么回事儿?

且听我慢慢道来——

人民日报一版上的《今日谈》专栏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创办的,当时我在其编辑小组当编辑。

记得最初接到最多的询问是哪些题目可写?或直接问我这个题目能不能写?2个月下来,编辑小组总结时发现询问时说的都是些大题目,于是大家议定,以后回复询问者时要强调,写稿要“以小见大”“宽题窄写”。

一、何谓“宽题窄写”?

“宽题窄写”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其实质是“大主题小切口”“以小见大”。也就是说,作者写稿时要看到大主题,从大主题出发;但到落笔时则要“小切口”“窄着写”。

什么是“窄着写”?请看下面的实例——

比如倡导文明新风,这是一个宽泛的主题,如果写一篇评论,可以从意义、目标、作法等方面去写。但放在《今日谈》专栏里来写,则就要从“小切口”入手,从点滴小事写起。

如当时刊出的《一根拴鱼绳的重量》一文,讲商店为顾客购物提供方便新风;《一笑置之》说的是两人骑车不小心碰撞后不吵不闹、而是一笑置之的故事;《做孩子的朋友》,写的是对孩子不打不骂、善于倾听孩子心声等。

以上所写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反映了倡导文明新风的“大主题”。这种“宽题窄写”的做法,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写起,剖析一番,微言大义,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如何做到“宽题窄写”?

做到“宽题窄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深入生活,捕捉小事。

选题确定后就进入写作阶段。如何更好实现“窄写”呢?手里有素材最重要。

在工作生活中,有许多是我们写报道、做评论的素材。但这些素材需要我们去观察、去捕捉。这些素材只有深入到实际中去,才能体验到、感知到,进而捕捉到。当然从媒体、资料上也可获知一些,但最主要的还是要自己去“找”。自己“找”出来的素材,真切,实在,更便于作者更好进行构思、阐发。

2.精挑细选,典型性强。

从以上例文可以看出,所举的实例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所谓典型是说所举的实例不是一般的生活琐事,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实例,这些实例要具有能说明阐发道理的基础和条件。

有鉴于此,就需要我们对捕捉来的素材进行一番精挑细选。把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选出来,千万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拿来点材料就写。

当时《今日谈》专栏的来稿很多,但被“枪毙”的稿子也不少。原因之一就是所选的素材不典型、缺乏生发议论的基础,这是需要注意的。

3.窄写有道,剖析深入。

也许有人觉得,窄写就是简单地写。其实不是这个意思。

窄写不是简写,也不是散写。它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切口小,二是议论深。

切口小,从一件具体的事情写起,不东拉西扯。议论深,缘事而发,一针见血,议论风生,条分缕析。这样的议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从中“拎出一些有意义有启发的观点于世人”。

当年梁启超先生写的《奴隶与盗贼》一文,可谓“窄写”的名篇。这篇只有154个字的短文,怒斥鞭挞了慈禧惧外媚外的嘴脸。

“公使夫人偶遭儿童指目,辄欲拿拷治罪;一教士之受辱,辄下罪己之诏”,梁先生就这两件事情议论道:“诚如孝子之事父母矣,伺其恭顺一至此甚也!”不仅如此,梁先生进一步分析议论:“民间如顺从朝旨乎,则奴隶而已矣。”

随即深入一转:“奴隶犹可,两重奴隶,何以堪之!”这是说,人们若是顺从了,不仅是清廷的奴隶,而且还是外国帝国主义的奴隶。这两重奴隶,怎么忍受!接着梁先生继续写道:“如稍有不屈乎,则盗贼而已矣。”随即一转:“盗贼犹可,两重盗贼,何以堪之!”

梁启超先生写得这篇短文,围绕一个社会现象深入剖析,层层递进,挖掘很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此也可看出,窄写并非容易事儿,它是一门硬功夫,需要好好锤炼才能见效。

小结语

从题材上说,窄写是“大主题,小切口”;从体裁上说,窄写并不局限于评论,像消息、通讯、特写等都可以窄写。

窄写是新闻写作的一种理念和作法。时下有些稿子写得不集中、不深入,显散乱;有的稿子罗列了一大堆现象,显凌乱;还有的介绍了一下情况,或点了一下问题,但没有深入剖析。凡此种种都说明,对窄写这一写作形式有的媒体人认识尚未到位,行动尚未自觉,还需要进一步加深认识,加强锤炼才行。

[编辑:肖文静]
免责声明:应急安全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安全重于泰山
文明交通
消防安全
关于我们
中国应急安全网是由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通过整合即时权威资讯,以全媒体报道模式,全面介绍中国应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突发事件,为创造安全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应急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合作:18910092677  15811513338
电话:010-85795675
微信:18910092677
QQ:962409631
邮箱:china_yjaq@163.co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

官方微博

网站简介| 组织架构| 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招聘英才|网站声明|人员查询|志愿者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主管单位: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应急安全人才教育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100926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430号

京ICP备190223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688号

版权所有:北京匡正应急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 YJAQ.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