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

【新闻培训】倾听----采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025-03-14 15:16:41    来源:中经总网    

【本文提要】:本文从我国历史上三位名人善于倾听的故事说起,谈及记者在采访中倾听的重要性。通过倾听,记者可以与采访对象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使他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从而记者可以获取更多的真实素材,顺利完成报道任务。

在人们的谈话交流中,倾听十分重要。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人以善于倾听而闻名。春秋时期的齐桓公非常善于倾听宰相管仲的意见,一一采纳并付诸实践。这使得齐国在当时成为强国。

三国时期的刘备善于倾听谋士的建议,比如诸葛亮的隆中对等。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品质,使得他能够吸引众多人才。

唐太宗李世民非常注重倾听臣子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批评,从而制定出明智的政策。

在记者的采访中,除观察、提问、记录等之外,倾听同样十分重要。善于倾听,是一个优秀记者职业素养的表现,是顺利完成采访的重要环节。

在采访中如何做好倾听呢?

明确采访目的

采访目的是为了获取素材,是为了稿件能发表。倾听是获取准确素材的关键。当记者提出问题后,被采访者的回答可能包含重要的、未预料到的信息。通过专注倾听,记者可以捕捉到这些信息,从而对人和事件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另一方面,在被采访者讲话时,记者可以通过观察其表情、语调和肢体语言等非言语线索来发掘更多隐藏在话语背后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对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产生重要影响。

“洗耳恭听”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当记者认真倾听被采访者讲话时,被采访者会感受到自己的观点受到了重视,这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信任是采访成功的基石,因为它能让被采访者更愿意分享信息,甚至透露一些私密或敏感的内容。

兼听则明,偏听则信。通过倾听,记者可以准确理解被采访者的意思。有时,由于语言表达、文化背景或其他原因,记者可能会误解被采访者的观点或意图。通过及时澄清和确认,记者可以避免这种误解,确保报道的准确性。

切莫自以为是

记者在采访中不能自以为是、不能老想占据主动地位。如果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采访,可能会导致采访对象不敢表达真实想法,导致观点偏颇,影响报道的真实性。这样做,还容易让采访对象产生反感,降低采访对象的配合度,增加采访难度,从而使采访对象不愿提供更多信息。

不善于倾听、自以为是的态度显示出了记者不专业,缺乏采访技巧和职业素养,会偏离采访的初衷,无法获取到有价值的内容,并损害记者自身和媒体的形象。

轻易打断采访对象的讲话,也是自以为是的一种表现。这可能会导致对方无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会影响记者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影响报道的质量。

如果记者在交谈中经常打断采访对象的讲话,会给对方留下不尊重、不耐烦的印象,导致对方对记者产生反感或抵触情绪,甚至导致采访失败。

在对方讲话过于烦琐并脱离主题时,记者可以适当加以引导,使谈话不偏离主题。这种引导,应尊重采访对象,在点拨以后,再给予对方广开言路、充分表达的机会,以获取更准确、深入的报道材料。

不急于下结论

在采访中,记者需要保持客观、中立和公正的态度,不应该匆忙下结论或急于发表个人观点。

让事实说话,是报道的基本准则,不可以提前对人和事做出判断或强加上个人观点。如果记者过早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信息或细节,导致报道的片面性或失实,也会使被采访者感到不舒服或被误解,影响采访的顺利进行。

在采访中,双方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此时,必要的解释是可以的,但不要去辩论,更不要发生争执。争执可能会导致采访对象变得激动或防备,从而不愿意提供更多信息或回答问题。而保持冷静和友好的态度,虚怀若谷,从善如流,有助于建立信任,使采访对象更愿意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记者应该尊重采访对象的观点,即使他们与自己的观点不同。发生争执可能会让采访对象感到不尊重,从而影响他们与记者的合作意愿。

建立起信任关系

记者与采访对象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能提升采访对象的自信心,这有助于获取更真实、深入的采访内容。认真倾听,是建立这种关系的关键。

在采访前,记者要对采访对象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研究,包括他们的背景、经历、观点等。这样,记者可以在采访中更准确地把握话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从而让采访对象感受到尊重和重视。

在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中,采访对象更容易打开心扉,避免紧张情绪。当采访对象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或故事时,记者应该展现出真诚和尊重的态度。通过倾听、点头、微笑等肢体语言,或用简单的话语表达共鸣,向采访对象传递出对他们的关注和尊重。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这种简单的语言反馈可以让采访对象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被认可,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在采访中,记者应该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和权益,不泄露他们的个人信息或敏感信息。这样可以建立起采访对象的信任感,让他们更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当记者与采访对象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后,采访对象的自信心会大大提升。从而,记者就能获得更真实、深入的采访内容,顺利完成采访报道任务。

[编辑:肖文静]
免责声明:应急安全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安全重于泰山
文明交通
消防安全
关于我们
中国应急安全网是由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通过整合即时权威资讯,以全媒体报道模式,全面介绍中国应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突发事件,为创造安全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应急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合作:18910092677  15811513338
电话:010-85795675
微信:18910092677
QQ:962409631
邮箱:china_yjaq@163.com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

官方微博

网站简介| 组织架构| 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招聘英才|网站声明|人员查询|志愿者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主管单位: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应急安全人才教育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易应急科技研究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100926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430号

京ICP备190223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688号

版权所有:北京匡正应急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 YJAQ.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