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要】:
时评文章靠说理取胜,只要观点正确、论说有理,文章就“立住”了。
消息、通讯和特写则有很大的不同,它们要靠生动的实例来支撑。没有鲜活的实例贯穿其中,写出来的人物就不生动,记述的事件就不具体。
文章结合记者写稿的切身体会说明了“为何要精选实例?”“选例贵在一个‘精’字”等问题。
写稿子离不开举例,这是常识。但在实际写作中能否把例子举好,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今天我们聊聊这事儿。
一、生动实例让稿子生色。
今年配合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人民日报社《金台通讯》杂志向我约稿写一篇《新中国同龄人的心声》文章。类似这样的文章以前写过,这次写如何出点新意呢?
思忖再三,我决定在举例上有所突破。于是在几个环节上尽量多举些具体生动的实例:
如写当年农村插队生活的情景,不是一般的“说苦”,而是通过具体实事说明。我写道:
回想起插队的岁月,日子很清苦:那时是“记工分”,分值也就7分钱左右。男知青天天下地劳动,勉强够口粮,女知青一年到头下地劳动还欠队里钱。那段日子,同学们戏称是一天“三半饱一倒”。
记得有次到山里修战备公路,一个多月没吃过饱饭,快结束时队长给大家吃顿白面饼。尽管没吃饱,但总算吃了一顿白面。可就是这顿白面饼,给我们做饭的大嫂舍不得吃,说要“带回家给娃吃”。
可如今农业大丰收,家家户户都吃上了大米白面、大鱼大肉,日子过得很富足。
再如写改革开放带来变化时写道:
两次回村看望,都和村民说起这个话题,大家七嘴八舌说道:天还是那天,地还是那地,人还是那人,是改革开放使我们村子变了样。
确实如此,那时农村是“大队核算,小队劳动”,自留地也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一年到头没啥收入,人们种地打不起精神。
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种田积极性大为提高。后来又搞起了“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等,农业大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就有了大幅提高。
以上所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少人反映说:所述清楚明白,举例真实可信。
二、为何要精选实例?
时评文章是靠说理取胜,只要观点正确、论证有理,文章就“立住”了。
消息、通讯和特写则有很大的不同,它们要靠生动的实例来支撑。没有鲜活的实例贯穿其中,写出来的人物就不生动,记述的事件就不具体。有鉴于此,有经验的记者在采访时都在搜寻、挖掘实例上下很大功夫。
有记者写一位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历史老师给学生讲课的情形,最初写的稿子不生动,自己也不满意。后来他与学生深入交谈,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实例,他就以学生的口吻在稿子里写道:
新来的历史老师是位刚刚从师范毕业的年轻人,只在讲桌后面那几平方尺的地方来回踱步,眼睛盯着天花板,下面总有人会弄出声音来,使他不得不停下来看,但一看到我们,就立时会脸红了。
前排的梁同学奇怪,他为何不时往他的黑皮包里看上两眼,一次趁老师板书时,溜到讲桌打开包提出一个闹钟,全班大笑,老师连脖子都红了,几乎要流泪了。多年后想起此事时,我还总会心怀歉疚,虽然不是我干的,但回家后笑着讲此事时,父亲叹了口气说道:“刚毕业的农村孩子,还没钱买手表呀。”
想到老师当年的尴尬,我都想哭了,老师,真的对不起了。
文艺作品讲究细节,新闻作品同样讲究细节。我们这里讲的生动实例也就是细节。我们要表述一个人或一件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举实例,而不是写上几句空话,或用过多的形容词和花哨的比喻。
如以上所写就生动具体多了,记者深有体会说:“精选实例是写好通讯的关键,有了生动具体的例子,给人的印象就深刻,记者写起来也带劲儿。”
三、选例贵在一个“精”字。
如何把实例选好呢?我的体会是,贵在一个“精”字。
精选实例,要克服“拾到篮子里就是菜”的毛病。
有的记者说,我写的稿子里也有实例啊,怎么主编看了还说“不生动”?
稿子里有个把的实例,并不意味着就生动。因为实例有一个“精选”的问题。一般说来记者采访后都会有不少例子,面对这些例子有的记者“拾到篮子里就是菜”,直接就引用了,没有进行“精挑细选”。
例子不典型,说服力不强,即使有个把例子也不能做到“生动具体”。
精选实例,不仅要手里的实例多,而且善于精选。
人民日报社著名记者王金凤介绍自己的经验曾说,我手里至少要有10多个鲜活事例后才放心。写稿时还要对这些事例“精选”,把最闪光的、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挑出来。
有位记者写一个科技能手,记者手里有三四个实例,如每天不管多累也坚持看几页科技书、有次想问题太深,本想拿拖鞋进洗澡间却拿了双旅游鞋......诸多此类的例子不少。但他挑来挑去还是写他通过家访获得的一个“实料”:
他不顾家人的抱怨,把自家本不大的阳台收拾出来,安上了一个机床。每天下班晚饭后就在那里埋头实验、琢磨......
写出上面这个“料”,记者觉得稿子就写“实”了,给人以实实在在的感觉。
小结语:
精选事例是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文风问题。好的文风引导人们,要多收集来自工作生活中的生动事例,仔细精选采访来的诸多事例,把最精彩的事例写进稿子里。
有位作家说得好:“好的细节(事例),让小说长出翅膀。”同样,好的事例,能让新闻作品也长出翅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