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七夕的鹊桥情思漫过内地烟火巷陌,祖国西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戈壁滩上,铁列克边境派出所民警余鹏的家,正以一种别样的“相守”,绘就边疆最动人的七夕图景——不是月下相拥的浪漫,而是4000公里跨越山海的奔赴;不是花前私语的温情,而是从“一人戍边”到“全家守疆”的同心担当。
余鹏的边疆缘,始于一次“舍”与“取”的抉择。1997年生于湖北丹江口的他,2015年怀揣着“守家即守国”的热血穿上军装,将青春的第一抹亮色定格在军营。2018年,体制改革的号角吹响,当内地熟悉的生活、优越的发展机遇与祖国西极的迫切需要形成选择时,他没有丝毫迟疑:主动递交申请,放弃故土舒适区,报考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义无反顾扎进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茫茫戈壁。“边疆总得有人守,我年轻,就该来最需要的地方。”这句朴素的话,成了他扎根边疆的初心坐标。
这份初心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人的坚定同行——他的妻子陈小慧。余鹏驻守西极后,4000公里的距离,成了夫妻俩日常的“隔山海”:他在边境线巡逻防控、走访牧民,她在千里之外牵挂担忧、默默支持。为了让“相思”变“相守”,更让丈夫能安心戍边,陈小慧做出了让身边人惊叹的决定:辞去内地高薪工作,把人生的“新起点”选在边疆。2021年1月,她成功报考新疆乌恰县铁列克乡基层公务员,从繁华内地来到艰苦边陲,把“家”安在了丈夫守护的土地上。“他守边疆,我守着他,也守着这片土地。”陈小慧的话语朴实,却藏着最动人的支持。
2022年5月,这对并肩逐梦的年轻人步入婚姻殿堂,“戍边小家”有了正式的模样;他们的孩子降生后,喜悦之外,也让照顾的难题摆在眼前。为了让余鹏能全身心投入边境管控、辖区治理、群众服务等工作,也为了帮小两口撑起生活的“半边天”,2023年4月,余鹏的父母收拾好湖北老家的行囊,跨越千山万水来到铁列克乡驻地。
从此,边疆的晨曦与暮色中,多了一幅温暖的“守边群像”:余鹏踏着戈壁的晨露巡逻在边境线,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国土;陈小慧坐在基层办公室里,耐心为牧民办理业务、解决难题;父母则在家中照看孩子、打理家务,让夫妻俩疲惫时能有个温暖的港湾。一家四口,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各自的方式,把“小家”的日子过成了守护“大家”的日常——余鹏守的是边疆的“安”,陈小慧护的是基层的“暖”,父母撑的是家庭的“稳”,三餐四季里,满是“家国同心”的深情。
从余鹏一个人的“毅然奔赴”,到陈小慧的“千里追随”,再到一家四口的“全家驻边”,这个普通的移民管理警察家庭,用三次关键选择,诠释了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扎根边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他们的故事里,藏着警嫂对丈夫最坚实的支撑——是“你去哪,我就去哪”的信任;藏着警属对边疆最真诚的付出——是“为孩子守家,也为祖国守边”的觉悟;更藏着“有小家才有大家”的深刻答案——正是无数个这样的“戍边小家”,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用坚守织就边疆的安全防线,用奋斗浇灌边疆的发展沃土。
这个七夕,当内地的情侣们忙着互赠礼物,余鹏一家仍在边疆坚守:他巡逻归来时,陈小慧递上的一杯热茶;父母抱着孩子在门口等候的身影;一家人围坐餐桌时,聊起的边境趣事与牧民家常……这些细碎的温暖,既是属于他们的“七夕浪漫”,更是祖国西极最动人的“戍边答卷”。而在广袤的边疆大地上,还有无数个像余鹏这样的家庭,以“小家”之爱,护“大家”之安,用平凡的坚守,书写着不凡的家国担当。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