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风力灭火机的轰鸣声在林间炸开,枯枝翻滚,灰尘带着焦味扑面而来。西塞山区的一处山脚,40多名身着橘红制服的基层应急队员,正顶着烈日演练灭火。
“再靠近点,注意风向!”讲师的喊声在树林间回荡。几名队员协同推进,肩上的水带一抖一颤,水雾在阳光下弥成一道细虹。火点虽是模拟的,却让人有真火逼近的紧张感。
10月23日,黄石市森林防灭火办公室组织的基层技能培训在这里展开。这场看似普通的培训,背后是一场“冬防”前的全域备战。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这场“备课”就已开始。
黄石市森防办将全市划分为三大片区——大冶、阳新、城区与新港园区。不同地形、不同植被,各有隐患,也各有解法。
“我们要让每个镇、每个村都有人懂、有人会。”组织方负责人说。
从22日到24日,全市31个重点乡镇、村(社区)陆续开训,2080名基层防火员依次走上“战场”。
培训分两步走——先讲思路,再练本事。
课堂上,专业讲师展示了一整套装备:风力灭火机、灭火水袋、油锯、铁扫把……每一件器具都要拆解到“会用”“会修”“会保养”。
屏幕上播放的是近年来国内典型森林火灾案例:一场突发山火如何在风口蔓延、指挥员如何判断“烧向”与“退线”。讲师不时停下视频,问一句:“如果是你在现场,会怎么做?”
进入实操环节,真正的考验来了。
“快点接水袋!”
“喷头堵了,换个接口!”
林间回荡着一阵阵指令声。手上是沉甸甸的设备,脚下是被踩得松软的泥地,汗水顺着头盔滴到袖口。有人蹲下处理故障,有人抬头观察风势。学员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风力灭火机启动调试、灭火水袋快速组装、装备故障现场排查等关键环节开展实战训练,并模拟真实森林火情进行协同处置演练,将理论知识高效转化为实战能力,有效提升了基层队伍应对突发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与科学处置水平。
官方微信

手机站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