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河北唐山讯(董峻鑫 孙田野 马鉴良)坐落在燕山脚下,还乡河畔的河北省迁西县新集镇新集村突出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培育与和美家园建设工作,多年来村集体收入年均超50万元。先后获评第二批河北省“扫黄打非”进基层规范点位、唐山市A档基层党组织、唐山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百强”示范点、市级文明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筑牢基层治理新根基。该村现有667户2690口人,现有党员106名、村民代表48名。5名支部班子成员凝心聚力,将抓好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作为强化党建、夯实支部的着力点,深度构建“党建+”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阵地的设施品质与服务效能,全力打造为民、便民、富民、惠民的坚强战斗堡垒。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到北京密云、邯郸响堂等先进地区实地考察,学习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前沿经验,为乡村振兴注入创新思维。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巾帼妇女志愿者”服务队,18名固定队员活跃在民生服务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线。今年以来,服务队点亮“微心愿”16个,从生活帮扶到环境改善,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初心,有效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投入80万元专项资金,新建现代化党群服务中心,对党员活动室进行升级改造,配备30张学习桌、60把座椅,分区设置村支部办公室、会议室、积分超市等,规范入党誓词、党员的义务和权利、“三会一课”制度等党建核心内容上墙,为党员开展组织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设立“初心留言板”“党员承诺栏”,将党员为民服务承诺事项公示公开,提升了党员责任意识,架起了党群连心桥。
有效盘活存量资产,蹚出持续发展新路径。该村立足本村资源优势,运用市场思维科学规划,探索“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突破“一次性转让”短视思维,创新性推行土地预租机制,通过提前收取10年预租金320余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对镇区主街沿线村集体土地上的低矮瓦房商铺进行升级改造,建成32间现代化商品楼,实现城镇建设与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协同发展。针对村内废旧砖厂等闲置低效用地,实施“腾笼换鸟”,通过市场化租赁方式引入运通物流、液化气站等实体项目,实现年租金收益6万元。结合商贸街建设规划,打造标准化集贸市场,通过公开招标实现年增收8万余元市场承包费。依托凤凰山丰富的生态资源,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开展文旅产业招商引资,成功引入祥福凤凰文旅有限公司开发景区建设,自企业入驻以来,累计实现土地征占收入1000余万元,山场资源年租赁收入13万元,实现生态资源保护与经济价值释放的有机统一。
唱响文旅融合篇章,构建经济发展新生态。该村充分发挥凤凰山景区核心区位的独特优势,凝聚全村力量,引导干部群众以主人翁意识投身景区建设,勇当服务企业发展的“排头兵”,组建专项工作组,扎根凤凰山景区项目建设一线,全力协助企业解决土地征用、树木砍伐等难题,全程跟进项目手续办理,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保障。累计完成土地征占1000余亩,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0余件。为打造京东民俗文化一条街,以南旅游路为基础,沿线安装精致木栅栏,精心开展绿化美化工程,设置展现唱大戏、扭秧歌、耍武会等民俗风情的精品泥塑,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培育发展农特产品销售、手工艺品制作、农家乐、特色民宿等产业,成功打造1条连接镇区与景区的文旅廊道,每到农历“二月十九”凤凰山民俗文化节,可容纳200余家演艺、戏曲、花会、马戏、美食等娱乐队伍入驻,极大提升景区知名度。深度挖掘还乡河源、吉祥凤凰等特色文化元素,组织专人整理汇总凤凰山历史、祥福、民俗文化资料,搭建笔会、民俗文化节、百道花会展演等多样化文化活动平台,组建凤凰评剧团等民间文艺团体,不断丰富景区文化内涵。此外,谋划包装“一街一品、一路一特色、一步一风景”的还乡水镇项目,争取上级壮大村集体经济财政资金100万元,建设精品民宿小院1座,并与客商签订租赁合同正式投入运营。经过不懈努力,昔日凤凰山“小土庙”如今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精心打造和美家园,绘就乡村建设新图景。该村锚定“打造美丽环境、培育美丽产业、共建和美家园”目标,坚持从环境美、治理优、民生好三个维度发力,自筹资金400余万元,硬化道路4万余平方米,美化墙体1万余平方米,栽植绿化苗木1000余株,安装精美小栅栏5000米。划分7个网格责任区,构建“村两委干部包片、保洁员包段、党员包户”的责任体系,创新实施环境卫生周评选、月考核制度,村两委干部、党员、人大代表与村民代表逐街逐巷巡查评分,公开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保障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进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村民调解委员会,下设14个调解小组,48名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与小组长担任基层治理调解员。同时,设立“流动调解室”,聘请老干部、老党员、乡贤人士担任“和事佬”。今年以来,化解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矛盾20起,调解成功率达100%。每季度召开“村民议事会”,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议题,广泛邀请村民代表、党员、乡贤共商共议,累计收集民意120余条,解决民生问题23件。同时,该村每年专门安排预算资金,为每户村民代缴房屋保险、医疗保险,组织免费CT或B超体检,守护村民健康。针对突发重大疾病和事故的困难家庭,及时开展走访慰问,送去关怀与温暖。几年来,该村从硬化道路到亮化街巷,从整治河道到美化庭院,每一项举措都精准对接群众期盼,一系列暖心“小举措”,托起全村群众“大幸福”,和美家园幸福底色愈发鲜亮。
如今,该村靠党建引领,通过不懈努力,绘就了一幅村美人和、幸福安康的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