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按下“快进键”
■何 芳 舒 兰
“确定高度,匀速飞行,左手控制方向,右手控制速度……”11月18日至22日,四川省泸州市应急管理系统2024年第十批无人机飞手取证专项培训顺利举行。培训以“单兵数字化、指挥可视化”为目标,着力打造一支全域覆盖的通信保障队伍,以提升基层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泸州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长江、沱江交汇于此,境内中小河流多,山洪、泥石流、风雹等灾害频发,且煤矿、危化品等高危行业企业聚集,是四川省安全监管和自然灾害防范任务较重的市(州)之一。
如何筑牢安全底板?泸州市将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深入实施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补短板三年行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后,泸州市迅速行动,结合实际推进落实,全力夯实基层基础。
工作专班进驻一线
上下协同攻坚破题
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关键在末梢,成败在基层。从2023年起,泸州市启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补短板三年行动,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全面推开”思路,力争到2025年底,126个乡镇(街道)全面完成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补短板任务。
今年以来,泸州市应急管理局推行“分组包干+责任到人”做法,由局主要领导督导、分管领导带队,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把办公室搬到基层一线,对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推广运用进行现场培训,对基层应急指挥场所建设、通信系统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一同攻坚破题,避免基层重复投入、低水平开发。
前不久,该市纳溪区白节镇应急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巡查团结村高点监测实时画面时,发现毗邻的打古镇出现森林火情,立即“叫应”该镇,有效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今年我们投入40余万元,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实现了有阵地、有平台。”白节镇党委书记王小刚介绍,该镇单独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升级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将风险隐患点、重点企业、避难场所、应急人员、物资等信息汇集到一张图上,整合水利、森防、政法等方面视频信号,实现了一键操作、一屏查看。
如今,泸州市应急管理部门业务骨干下沉乡镇“面对面”解决问题,基层党委政府“一把手”带头推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按下“快进键”。
平台共用数据互通
下活应急管理“一盘棋”
“麻城镇政府向您发出暴雨黄色预警,请您立即向安全区域转移。”
“尊敬的客户,您呼叫的用户有反馈了,请确认。”
10月下旬起,泸州市应急管理局成立验收专班,对首轮参与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补短板任务的42个乡镇(街道)进行达标验收。11月初,在叙永县麻城镇,镇党委书记许家义向验收专班演示了预警信息“双反馈”机制运行情况。她将工作人员电话录入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强呼系统,随后点击“预警信息发送”按键。那名工作人员的手机铃声随即响起,接听后系统自动播报了上述语音提示。
“如果无人接听,这个电话就会一直打下去。”许家义介绍,为确认工作人员是否采取行动,他们可通过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查看每名基层干部的行动轨迹,“这有效解决了‘响而不应’的问题,推动应急指挥看得见、喊得应”。
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是泸州市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有力依托。该市坚持“市级主建、县乡主用”,融合22个部门37个业务系统5亿余条信息数据,建设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并同步为基层量身开发应急综合管理、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指挥作战“三张图”应用软件,实现市县乡平台共用、数据互通、资源共享。
为能下活基层应急管理“一盘棋”,泸州市为基层开通气象短临预报,气象站、水文站实时数据查询等功能,提升灾害风险感知和研判能力;向基层推送危化品重大危险源、非煤矿山、煤矿瓦斯等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和自动报警数据,提升安全风险主动预防能力;与基层共享雪亮工程、重点企业、濒水区域、在建工地等视频监控信号3万余路,为基层配备侦察无人机、布控球、远程记录仪等通信装备,提升现场感知和先期处置能力。
“利用现有平台资源,我们进一步打通数据壁垒。”该市龙马潭区胡市镇镇长兰黔蜀介绍,此前,胡市镇水电站各项数据仅用于水务系统流量监测和内部管理,将其融入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后,还可利用其开展涉水在建工地监管、“野泳”“禁捕禁钓”巡查和水位监测等,进一步提升信息资源利用效能。
力量下沉保障下倾
为基层打造“硬实力”
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补短板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泸州市设立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专项奖补资金,市级统筹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县级财政配套3000余万元,按照“市县出资金、乡镇出场地”原则,一体推进基层应急管理指挥场所建设,帮扶乡镇补齐短板。
除向基层一线倾斜外,泸州市也聚力将资金向重点领域集中。
“长臂挖掘机2台、装载机1台、森林火灾扑救车辆9台……”11月18日,在泸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驻地,一批崭新的应急救援车辆列装受检。
“针对县级专职应急救援队伍,我们重点加强常规应急救援装备配备;针对乡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则重点配备易操作易维护、适用面广、便携性强的基础救援装备。”泸州市应急指挥中心主任许友贵介绍。
近年来,泸州着眼“全灾种、大应急”任务要求,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增配森林火灾扑救、水域救援、抗洪抢险等5大类5800余件(套)应急救援装备,着力为基层应急救援增添“硬实力”。
队伍建设也在加快推进。泸州推动126个乡镇(街道)全部单设应急管理办公室,明确乡镇(街道)、村(社区)负有宣传教育、巡查巡护、隐患排查、上传下达、先期处置、组织群众疏散撤离等工作职责。目前,乡镇(街道)一级的应急管理人员由2023年初的315人增加到763人,其中56个任务较重的乡镇(街道)由分管领导担任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统筹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和消防救援等工作。该市还建成39个中心乡镇(街道)消防救援站,组建“一主两辅”基层应急队伍1639支,常态化组织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政府专职消防队共训共练,全力构建“30分钟应急响应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