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江西省会昌县多部门联合举办澄江河抗洪抢险应急演练,通过模拟洪涝灾害场景,全面检验"监测-预警-处置-救援"全链条应急响应机制。本次演练由县应急管理局、水利局与西江镇政府联合实施,共调集专业救援力量及基层干部150余人参与。
上午10时,镇防汛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汛情预警后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在八公面水库,巡查人员发现持续强降雨导致坝体出现渗漏、滑坡及管涌复合险情,现场抢险队运用"反滤围井法"实施紧急处置。"分层铺设粗砂、碎石形成反滤层,能有效控制管涌发展。"参训人员梁金山表示,通过实战掌握了砂石压填技术要领,为抢险积累了宝贵经验。
同步开展的饼丘村救援现场,模拟澄江河水位暴涨致6名村民受困。2艘救援皮划艇在湍急水流中实施编队搜索,水域救援队员采用活饵救援技术成功转移群众,医疗组在安置点搭建临时救护站,20分钟内完成伤员包扎及防疫消杀。演练还设置山体滑坡险情处置环节,应急小组运用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精准划定危险区域,组织42户居民紧急避险转移。
本次演练创新构建复合型灾害场景,重点检验三大应急能力:水库抢险技术应用、水陆协同救援效率、多灾种联动作战水平。据演练总指挥介绍,情景设计深度还原2019年"7·14"洪灾和2022年西江镇内涝处置经验,特别强化了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与应急指挥平台的联动测试。
"演练暴露出物资调配响应延迟、部分群众自救技能不足等问题,我们已建立整改清单。"县水利局党组成员邹建平在总结会上强调,我们将以这次实战演练为契机,始终保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警惕性,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做好防汛备汛工作,为平安度汛提供坚实保障。
此次实战演练形成"1+6"标准化处置流程(1个指挥中枢+6个专业模块),有效提升基层干部险情研判、群众组织、资源调度等关键能力。西江镇10个行政村同步开展"敲门行动",向2300余户居民发放防汛明白卡,通过"情景再现+技能培训"模式增强群众避险意识。
目前,会昌县已进入汛期备战状态,物资储备已更新完善,应急装备已完成检修,23支防汛应急队伍进入战备状态,实现灾情研判、力量调配、物资投送"三同步"响应机制,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防线。(温晖 刘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