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安全网
返回

新闻写作课,是门什么样的课?

来源:中经总网 | 2024-10-30 16:19:38

开讲的“开场白”

文/ 刘国昌

大家好!《刘国昌写作课》今天开讲了!

回想48年前(1975年)的9月,我到人民日报工作在评论部听的第一课是《如何写文章?》。

如今,我在这里也讲起了《写作课》,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岁月不居,光阴荏苒。在过去的岁月里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但唯独新闻写作这件事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次由我来讲《写作课》,准备将长期积累总结的他人和自己的写作经验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新闻写作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

这个问题是讲课之前需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经过多年的体验我悟到: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当年我在北京大学学的是哲学,虽然在校期间也发表过文章,但对于新闻写作则是门外汉。如何写消息导语、怎样写通讯特写,几乎没有什么概念。

刚进报社我在评论部工作,当时以为评论部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写社论。其实不然,部里经常安排下去采访呼吸新鲜空气。记得我当时和部里同志去过福建、广东、山东等地采访。

采访归来就得写稿,写什么?部门领导说,通讯是首要的,遇有合适题目写时评那更好。

通讯体裁我几乎没动笔写过,好在部里老同志指点,尝试写了几次总算过关。当看到自己写的稿子印成铅字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别提多高兴了!

在以后的岁月里,采访、写稿、编稿便成了日常工作。写中学,写中练,日子一长对新闻写作的各种体裁逐步熟悉起来,并能较好地加以运用。

新闻写作的鲜明实践性告诉人们,举凡投身新闻这一行,就要下定决心多写多练。俗话说得好,“刀在石上磨,笔在写中练”。不写、不练,新闻写作的水平是提高不了的。

二、新闻写作,只有“术”没有“学”吗?

强调新闻写作的实践性,是不是意味着它“有术无学”呢?

大量的事实告诉人们,新闻写作既有“术”也有“学”。

新闻写作确实“有术”。写消息,你得写导语吧,你得把新闻五要素写清楚吧;写特写,你得会抓细节、写细节吧;写时评,你得据实而论,议论深一点吧!这些都需要有“术”,即写作的技术技巧。缺乏这些具体的“术”,那稿子是无法写好的。

为把这些“术”运用得好,还需要“学”的指导。这里说的“学”,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指关于新闻写作的基本理念、基本理论。换言之,就是新闻写作的各种体裁都有哪些具体的要求,为何只有按照这些要求去写才能写出好稿子。

时下有不少人在探究中国新闻奖作品的获奖之道,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按照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去写作。比如写新闻要注意它的时效性、新闻价值;写通讯要采用叙事、描写、抒情和议论等手法;写时评要尖锐泼辣、有的放矢等等。

新闻写作的“学”,指导着写作的“术”;写作的“术”,只有在“学”的指导下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和运用。

三、新媒体时代,还要不要学新闻写作?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速,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应当看到,办新媒体如同办传统媒体一样,依然要以内容为王,技术只是传播的翅膀。

以内容为王,要求所发出的新闻作品规范、标准、质量高。然令人遗憾的是,时下一些新媒体上的差错、毛病频出,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为何有的网站刊出“题文不符”的消息?

为何有的惯用“标题党”唬人?

为何有的病句、错字接连出现?

……

举凡这些表明,一些网站的小编们没有经过新闻写作的专门训练。也再次表明,办好新媒体迫切需要加强新闻写作的培训。不如此,就办不好新媒体。

鲁迅先生是不讲什么写作方法的,我很赞成。但交流一下写作的经验体会,还是必要的。当然,交流体会也要注意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力求取得好的效果。

本人将以这种态度讲授这门写作课,恭请大家随时交流反馈、指正批评。

责任编辑:肖文静
更多推荐
站内导航
触屏版 | PC版
©应急安全网